返回第420章 天寒地冻(第2/3页)  赤壁之崛起荆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眼前这条河流就将封冻,到时候我们直接纵马过河,岂不爽快?”     胡质等中原众将闻言,顿时摇了摇头,就听王基道:“中原与边疆不同,密水并非年年都能封冻。且就算封冻,河心的冰层多半也很薄,甚至可能没有冰,行不得车马。我在青州数十年,听闻密水河面完全封冻的次数都是寥寥无几。”     蒲头闻言,这才点头不语。当下王基、孙礼自去制造船筏不提。     在曹军第一次渡河失败,默默准备下一次渡河的时候,赵累也率领着一万二千海军杀到了黄河口,趁虚一举夺取了黄河入海口的重镇利津和寥城,留下诸葛直领二千兵守卫,随后赵累大张旗鼓溯流而上,准备夺取黄河、济水、漯河地区,切断一则切断胡质大军的退路,二则作出沿河而进,袭击冀州、兖州腹地之假象。     这个时代黄河上游的西北之地植被覆盖率还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河水不像后世那么泛滥,但也已经有了苗头。大约在战国初期,黄河开始有浊河之称,至西汉时候,下游部分河面开始抬高慢慢高出地面,泥沙含量也越发增多,有官员查验称黄河水一石便含泥沙六斗。在这种情况下,终于在王莽当政时期黄河来了一次大决口,河水灌入了冀州清河郡等数郡之地,王莽对此听之任之,以致此次决口延续了六十年之久,直到东汉明帝启用水利农耕气候专家王景、王吴治河,疏通河道、修筑堤坝,又因势利导给黄河留足了分流的河道,这才终于治河成功。     王景治河之后八百年,黄河都再未有大的决口灾害,一直到大唐后期,才再次决堤泛滥,至五代宋元时期,更是三年一决,泛滥到了高潮。     此时距离王景治河才过去一百五十年,黄河还安安静静地流淌在被人们规划好的河道之中,虽是冬季,但水量也还十分丰沛。赵累率军沿河往上,顿时将两岸各郡县官吏惊的鸡飞狗跳。     众官慌忙将军情上报胡质、王基,同时也加急报往许都。胡质、王基闻讯大惊,商议道:“倘若被赵累截断黄河,我军将无归路也!此不得不救!”     当下胡质命鲜于辅、蒲头两部一万骑兵立即回援乐安、济南、平原三郡,务必要保证济水、漯河、黄河一线平安。     与此同时,胡质又书信一封给魏郡太守徐宣,令其率领刚刚组建的三万兵马进驻甘陵、平原一带,据城而守,一边练兵,一边扼住赵累的西进之路。     如此一来,胡质手中去掉了鲜于辅、蒲头、牵招一万五千骑兵,苴罗侯的五千骑兵又被基本打残,如今手中便只剩下本部一万骑,阎柔所部五千骑,再加上王基、孙礼所部四千人,总共只得两万兵马了。     在这种情况下,胡质一下子从兵强马壮变得兵力略显薄弱了,当下也只得沿密水布防,分出小股骑兵潜渡去东岸,不断袭扰郝昭、邢道荣之兵,指望着积小胜为大胜,最终逼退郝昭、邢道荣。     与此同时,十二月寒冷的北风再次南下,青徐大地都开始飘飘下起雪来,密水、黄河乃至近海沿岸地区都有轻重不一的结冰现象,寒冷的天气让大半出身于荆州、扬州的汉军极不适应,身上虽然穿着早就下发的冬衣但仍旧感觉抵御不住寒气。士卒们一个个手脚冰凉,许多人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做好防冻措施,手上、脚上和耳朵上都长起了冻疮,极大地影响了全军的战斗力。     幸好军中伙食极好。海军的运粮船上粮草充足,郝昭、邢道荣在就地征购粮草的同时,也不断从徐州调运粮草,倾尽全力保证士卒顿顿都能吃到热食,油水充足。士卒人手一两个的水囊在注满热水之后也能起到些暖手炉的效果,因此军心还算稳定,但在与北军的对峙之中却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下风,变得极为束手束脚。     消息传到下邳,陆逊也吃了一惊。在战前推演的时候,其实刘贤、庞统、陆逊都已经考虑到了北方天冷的问题,在刘贤的大力主持之下,调往淮北作战的各军都调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