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 曹军北撤(第1/3页)  赤壁之崛起荆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赤壁之崛起荆南最新章节!     李严这一支兵马突然杀入战场,瞬间让局势向着有利于刘贤的方向倾斜。此时曹操正被许都和陆浑等地的叛乱弄得心神不定,忽听李严率领两万多大军直击叶县,曹操不由大惊,要知道南阳盆地之所以被称为盆地,那是因为四周都是群山。南阳与北边的河洛、颍川、汝南等地之间有许多不大不小的山峰阻隔,在山与山之间有几条大道,而其中叶县便扼守着最主要的一条便道,至春秋时代起,便是南北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在军事上的地位绝不比作为南阳中心的宛城小。     叶县在张绣投降之前,一直是曹操在荆州方向的防御支点。但在张绣投降之后,曹操的实际控制线南移至宛城、穰城一带,叶县的地位下降,作为后方城池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城池多年未曾整修,城中的器械粮草也不足。     最关键的是,曹操如今就驻跸于叶县之中,而身边目前就只有三千人马,面对李严率领的两三万大军,实在是有些不够。     若是曹操再年轻过十几二十岁,或许还能有心力以少量兵马固守叶县,拖住敌军主力,等待援兵到来。但曹操如今已经六十有四,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特别是近两年来,曹操屡有力不从之感,而近两三个月,曹操更是感觉自己头晕眼花,头风屡次发作,每次都痛的难以忍受,曹操已有油尽灯枯的感觉。     人的身体一旦衰弱,心气就不可避免地减弱,曹操生恐自己在战场上遭遇什么意外,到时候便会全军崩溃,中原板荡,曹魏基业将就此化为泡影。     但曹操若是就此逃跑,自家兵马也将会士气大跌,到时候叶县守不住,前线曹休大军的退路被截断,多半将会溃败,敌军若再趁势北上攻击许都,那就大事去矣!     换言之,叶县必须守,而且还必须毫无一丝意外地守住。     与之相比,新野就不算重要了。     思及此,曹操当即写了调令,命在宛城之外牵制黄权、郝昭的许褚立即率兵返回。同时又命曹休、夏侯尚领兵撤出新野,回援叶县。     信使将命令送到宛城和新野,许褚当即退兵至方城,一来堵住李严大军北上叶县的必经之路,二来也是为了接应从新野退兵的曹休和夏侯尚。     曹军撤退,庞统当即命冯习、张著的水军分兵进驻新野,随后步军主力尽数出营,跟着曹军往北而去。     只因曹军兵多,庞统手中之兵虽能倚仗营垒坚守,却也不足以将之击溃,况且曹军撤退之时,各军交错掩护,强弓劲弩极多,因此庞统虽一直与曹军保持着二十里的距离,却始终未曾发起攻击。     一路跟着曹军到了博望,此时驻守宛城的黄权也分出了郝昭、马岱、苗瓠等万余兵马前来相助。庞统合兵三万三千余人,若再加上李严的二万三千人,总兵力便达到了五万六千人,比曹休的四万三千残军要多出了许多。     这一路上又都是野外作战,不必攻坚,当下庞统决定汇聚各军,与曹军决战。     然而曹休随军的军师刘晔、董昭、司马懿,护军赵俨等人也非等闲,一路走一路依靠山川形势设伏,庞统几番想要出击,却都因担心被伏击而作罢。     而先一步赶到北面的李严所部又被许褚率军袭击,因众军都是步卒,仓促遇敌的董嗣、王金两部一时大意,竟被许褚挥军冲散阵型,大肆砍杀,幸亏李严见势不妙,急忙率领连弩手与杨狼的板甲步兵结阵而来,这才驱赶走了许褚的骑兵。     一番清点,董嗣、王金两部各损失了千余人。     一路高歌猛进的李严被许褚给打懵了,知道许褚的骑兵就在大军周围,于是几次三番设伏欲要击灭许褚的骑兵。但许褚十分勇猛,骑兵又机动性极强,见势不妙,每每都能冲出包围,反倒是在纠缠之中,李严的步兵颇多折损。     如此再三,李严这才算是尝到了骑兵的厉害,只得将大军收缩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