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4章 武则天的必杀技(第1/2页)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则天是个有能力的女人,侍奉了唐太宗这么多年,当然知道唐太宗的性格。     于是,在武则天的调教下,李治在唐太宗面前乖巧起来,日益讨得唐太宗的欢心。     恰好在承乾太子被废以后的调查中,又查出魏王泰结党营私,倾轧太子。对有过玄武门之变的太宗来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     加上长孙无忌的推荐,李治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住进了东宫。     东宫靠近后宫,武则天与李治的来往更加密切,就连李治的正妻王氏,也看出残云零雨来。     但是,一想到自己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武则天的妙计胜人,王氏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忍耐下来。     因此,在唐太宗病情加重之日,正是他仁孝的太子与美艳的才人感情迅速加浓之时。     在唐太宗奄奄一息时,武则天竟然怀上了太子李治的儿子,说起来真是大逆不道啊!     所以,史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臭汉,脏唐,埋汰宋,乱污元,明邋遢,清鼻涕”     唐太宗驾崩,太子李治即位为唐高宗。     按照唐代后宫的规矩,凡是经过先皇召幸的宫人c女官,特别是世妇及御妻等人,均须离开内宫而入寺为尼。     武则天当然也不例外,随众来到感业寺水仙庵出家。     面对青灯古佛,回首往事,那悠悠岁月,仿佛繁华一梦。     已经二十六岁的武则天,正是女性身心均臻于圆熟的年龄,却要日夜聆听钟鼓和更漏,默默无言,一任芳华虚度!     思起如今已贵为天子的李治,她心中时而涌起蓬勃的希望,觉得终究会有一天,自己重傅脂粉,再对宫灯。     然而,等待的时间也太久了些,不知不觉,武则天已过了三十岁的大关。     她的希望与信心在递减,有些埋怨李治,甚至自怨选错了人。     就在她万念俱灰的时候,喜从天降,唐高宗和后妃一行驾临感业寺,为唐太宗的忌辰拈香祈福。     看着旧日的情人一袭袈裟,留着个光头,忠厚的李治竟流出了眼泪。     其他人也许还认为,皇上是思念亲生爸爸太宗而落泪呢,只有王皇后十分明白其中的原委。     “莫道相对无言语,一点灵犀暗里通”,武则天更是兴奋得双颊泛起醉人的红晕。     唐高宗怜爱的眼神,不时缠绕在武则天的身上。     只要皇帝还记得她,还念着旧情,她就知道还有办法。     事实上,唐高宗和王皇后,都是借着为唐太宗进行五周年忌辰,来见武则天的。     对唐高宗来讲,他一直就没有忘记武则天,只是由于即位之初,诸多军国大事要他进入状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安排。     再加上他也还受制于开国以来的皇亲国戚功臣,不得不谨言慎行,以蓄养自己的威望。     还有出身名门贵胄的王皇后,处处用礼法对他加以管制,而另有一个萧淑妃,也分散了他一些感情,因此一下子还没有顾到武则天。     至于王皇后,更是非见武则天不可。     因为王皇后出身名门,太过贤德方正,使得高宗兴味索然。     于是,萧淑妃乘机把高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吹得一口好箫,做得一手好汤饼,还能学市井中骂人的口吻与皇帝打情骂俏,更兼不断变换手法,刺激皇帝的新鲜感。     王皇后醋劲大发,想起了武则天,便不惜用饮鸩止渴的办法,来对付萧淑妃。当她在感业寺中,看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表情时,竟然暗暗地笑了。     她根本就没有想到,接下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引狼入室,养虎为患!     唐高宗思念武则天,但碍于祖训,加上他本人的懦弱,暂时还一筹莫展。     此时,萧淑妃又为高宗生了个儿子。     怒气冲冲的王皇后,经过秘密的安排,居然把武则天悄悄接进宫中,蓄发换装,在高宗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