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案中案(大雨37)(第1/2页)  诡秘事件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么,如今只剩下几个问题了。     这位跟踪者,为何要去冒险回收睡裙?     这跟踪者的身份是什么?她对齐诗雨二人的报复心理,和当年刘小元的那桩案子有何联系?     她如何知道齐诗雨是替吴红山顶罪的秘密的?     几乎可以认为,这位跟踪者是想为刘小元报仇的。     如果着手从刘小元的人际关系查起,应该能有所收获。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点。     这位跟踪者,知道两个关键情报。     一是齐诗雨为吴红山顶罪。     二是齐诗雨会得恐雨症的真正原因。     她是从何得知的?     张璇衡的思路再度陷入困境,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整个推理。     如果自己的演绎推理中有任何说不通的地方,那么就一定代表着前面的思路有误。做出过的假设看似通顺,实则与事实不符。     刘小元死亡当天,潜影山区下着大雨。     而齐诗雨的恐雨症,在本次案件中则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尽管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两者有关,但张璇衡隐约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     刘小元的死会被认为是齐诗雨过失杀人,和当天大雨造成的桥面湿滑脱不了干系。     不行,这个思路继续不下去……张璇衡小口品着柠檬汁,大脑的细胞在急速阵亡:换个角度……一定要换个角度来看。     有没有可能,是齐诗雨与那跟踪者关系很好,将这两件事告诉了她?     有些事情一直自己憋在心里会很难受的。因此将它们说给自己信任的人听,会好受很多。     不,这不太可能。     只要齐诗雨脑子没毛病,那么就算把她得恐雨症的原因告诉那跟踪者……也绝不会透露她替吴红山抵罪这件事的。     那么,原因会是什么?     张璇衡继续陷入沉思,首先在脑海浮现的是第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当年这案子,并非只有一个目击证人。     这位跟踪者,或者其他什么别的人在那儿,目击了这一切。而且,吴红山当时用来威胁齐诗雨让她顶罪的把柄,就是她恐雨症的起因。     这样,两个线索都齐了。     ……     光是想想,张璇衡都觉得这个思路太蠢了。     漏洞多到谁信谁智障的地步。     当年齐诗雨看到的尸体的确很恐怖,可怎么会有这么大威慑力,迫使她不得不听从吴红山呢?即便惧怕埋葬者,那她也至少看到具尸体罢了,又没看到行凶过程,根本不是说出去一定会被灭口的等级。     而且,若是真有其它的目击者,那么追踪者无论就是目击者本人还是只听说了这段目击经历,都明明可以去找公安通报啊?干吗这样藏着掖着?     种种不合理背后,肯定是另有渊源……     张璇衡不得不咬了咬牙,重新审视整个思路。     如果……分开来看呢?     将她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局限于原本的猜测范围,进而扩充到对齐诗雨恐雨症起因有所知晓的另外三个知情者身上:齐诗雨父母和吴红山。     跟踪者有可能从他们任何一人口中问出齐诗雨得恐雨症的真相。这难度并不大。     而知道齐诗雨是为人顶罪……又是为什么?这件事,本就只有当事人了解吧?吴红山是肯定不会告诉她的,所以要知道内情,肯定是从齐诗雨那儿得知。     可一般来说,作为闺蜜,有可能连这种事也被告诉吗?     之前我推断过,齐诗雨知道吴红山和刘小元有过交集,构成故意杀人的动机……张璇衡沉思着,不断转动着笔身:那么,她手头有没有可能还有别的实物证据?而就是那证据,被跟踪者看到了呢?     不断考虑着这些问题,张璇衡觉得仍然这思路有哪里违和感巨大。终于,他灌了口柠檬汁后,灵光乍现:对啊!我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