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2.管理乱局(第2/3页)  重回下岗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完成上级交下来的任务就行了。所以,二三十年来,工厂就没有营销这个概念。     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自负盈亏,自寻出路的情况下,工厂的销售理论,基本是一片空白。领导者们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时间,领会这个问题的实质需要时间,真正总结经验,学会如何操作,更需要时间。     所以,企业的失败,完全归罪于产能落后,体制问题,是片面的。     营销更是一门经验型的科学。如何管理营销人员,如何区分客户,如何做大市场?甚至是客户出现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在客户的下层解决?什么情况下需要与上层沟通?随时掌握客户效益动向,防止因客户经营不善给自己造成损失,等等大大小小的课题和经典案例,完全可以顶上一本百科全书。牵扯到的学问,比如心理学、关系学、概率学等等,复杂、详细而又因人各异。     在国企不挣钱的时代,个别炒单人员,却可以游走于国企之间,自己挣个盆满钵满。腐蚀手段只能算一个方面,掌握了正确的营销手段才是实质。     这也可以充分证明,企业的衰败,不是一个片面的客观原因,而是缺乏真正的现代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     高强、张年发们,最多算是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的好手,并不擅长营销,等于是瘸着一条腿走路。往往下十分力气,得到五分回报就不错了。     当刘万程引进现代的管理手段,将他们瘸着的那条腿治好,两条腿走路的国企,爆发了巨大的潜力,也就不难想象了。     而像刘勇,就不是瘸一条腿的问题了。他是两条腿都瘸,整个儿一瘫痪,靠关系上位,要是能把二分厂搞好,那简直就是奇迹!     就说内部生产管理,质量与效率,价格与工艺,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他都闹不清楚,何谈管理?     最搞笑的一个故事,就是二车间一个车工,偷偷弄了几个私活来干。车床图纸夹上摆着车间工件的图纸,车床飞转的卡盘上,却是自己的私活。工件旋转起来,就很难分辨他干的到底是什么了。     这天正赶上刘勇高兴,到车间里巡视。他看看那个工人,然后让他把车床停下来。     那工人吓的脸都白了。刘万程在的时候,对干私活有着严格的规定,工人下岗,干部免职。     那工人苍白着脸看刘勇。刘勇站在他对面,不慌不忙从油盒里拿起毛刷,在那工人干着的私活上刷了些机油,然后叮嘱说:“要时常打油润滑,不然工件光洁度不好。”     这个笑话,一直在二分厂流传了许久许久。     内部管理这条腿瘸了,有对外销售这条腿撑着也行啊。现在有好多大企业老板,都是靠销售起家的。比如那个“好什么什么造”的女老板,这足以说明营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这方面,刘勇虽管过一段销售,但除却不正之风,他恐怕什么也没有学到。     这个活不如那个活利润高,当初刘万程为什么不接这个?不用问,这小子肯定吃回扣了!我说怎么找不着他的把柄呢?他吃回扣当然没有记录可查了。把那个活停了,去接这个活来干!     结果就是,活交了,货款要不回来。     更多的却是,吴晓波走了,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订单。     在这个儒学传承千年,讲究人情大于一切的古老国度里,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合作首先讲究的,就是双方能否建立牢不可破的友谊。     吴晓波帮着刘万程干,是处于两个人逐渐建立起来的友谊,也是他看好刘万程,把他当作潜力股。但他自己也要吃饭,当然就得利用以前建立的关系网炒单。     二分厂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在刘万程离开之后,业绩迅速滑落。先是没有了工人的高工资,接着就是欠账回收困难。要账也是一门学问,在这里咱就不说了。     再接着,就是流动资金开始短缺。那时候,可没有地方给你贷款,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