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秘密回京(第1/3页)  风雨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帅帐外的空地上,王信提着王则,一把掼在地上,向明镐叉手“谏议,已拿了首犯王则在这里!”     明镐抬着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长出了一口气,高声道“一应人犯,全部收押。一定要看住了,不得有丝毫差错!等朝廷旨意,如何处置!大军驻城外,没有军令,不得入城!”     说完,对身边的高继隆道“知州,贝州新经战乱,如果大军进城,难免扰民。你带手下进城,妥善抚慰百姓。除叛乱士卒,及曾入妖教者,其余皆不问,不可再激起民变。”     高继隆拱手称是,带了手下官吏,进了贝州城。王信c王凯和郝质则带部下出城,依然回营。     贝州一座小城,几万大军涌进去,不说军队的军纪不能指望,就是军纪良好,城中百姓也负担不了。     把几个首领押在帅帐外,明镐对一边的杜中宵道“此次破城,学士当居首功!今日军中设宴,为众将士庆功!学士请上座!”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攻破城池,浴血奋战,是诸将之功。我不过是带人放了几炮,哪里敢自居首功。谏议主帅,自当上座,几位太尉作陪。我叨扰一杯酒即可。”     城一破,杜中宵的作用就消失了。这个时候,正是攻入城中的诸将意气风发的时候。王凯与杜中宵熟识,自不必说,王信c麦允言和郝质等人也都心中有数,不会失礼。下面的钤辖c都监,以及王凯属下的军都指挥使c营指挥使,可就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了。打了胜仗,人人趾高气扬,互相夸耀争功。为了言语冲突,几次打了起来。对于接着发放的赏赐,更是斤斤计较。     这种时候,将领比前边作战的时候更难约束,明镐看着也头痛。见杜中宵不争功,心中赞许,当下命亲兵摆了酒筵庆功,杜中宵作陪。     酒至半酣,明镐把杜中宵叫到一边,低声道“学士,城已破,再在城下多留无甚益处。王则一众贼犯,先押在这里等候朝廷处置。等到明日,你立即带了大炮返回京城。枢密院特别交待,回京的路上要仔细遮掩,不要被人看破了行藏。”     杜中宵一愣“怎么,难道王则还有同党?要到别的地方追剿?”     明镐道“不是。贝州回京,正是契丹国使北回的路。你早走一步,在契丹使节动身之前,押着大炮回到京城。此次贝州之战,大炮居功至伟,此是国之利器,不可示人。”     杜中宵点了点头,明白了明镐的意思。贝州之战的情形,肯定瞒不过人,契丹使节必定会四处打听大炮是什么样子。自己提前回去,避开契丹使节,免得被他们打听了消息去。     此次大炮虽然没有轰塌城墙,能够把女墙防御体系消灭,对于攻城的意义已是非凡,不是上次的枪炮可比的。枢密院年前自己试炮,得出没用的结论,丢了一次脸,现在格外重视。这一次回到京城,只怕不会再让杜中宵在百官面前试炮了,能够见到这武器的,只怕没有多少人。     城已破,贼首已拿,攻城官兵放下了包袱,这一夜人人尽兴。     杜中宵微觉酒意,见王信c王凯和一众将士畅饮不停,便向明镐告罪,回到自己帐里。     陶十七与几个炮手,还在旁边小帐喝酒吃肉,痛饮欢呼。杜中宵吩咐一个卫士,把他叫进自己帐里。     叉手唱诺,陶十七道“官人,今日大胜,你怎么不多饮几杯酒?”     杜中宵道“酒随时可以喝,这几日人人兴奋,容易出事,还是自我约束一下得好。”     陶十七不在意地道“我们都是自家兄弟,在一起喝几杯,说些闲话,又会出什么事!”     从相州一路前来,陶十七跟几个炮手混得熟了,都像兄弟一般,倒没有外面那么乱。     杜中宵道“十七,朝廷旨意,明日一早我们押炮回京。此次攻城,大炮威力尽显,许多人都看在眼里。现如今契丹使节在京城,要防他们耳目,我们回京要隐密一些。”     陶十七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