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上 今夕何夕(第1/3页)  红袖添乱不添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千千.,为您。     永乐十年,六月初一,茶靡花开满庭香的初夏时节。     “今儿是什么日子?”     早膳时分,我边吃豆腐脑,边似不经意地问秦朗。     他便放下碗想了一想,忽然一敲掌心:“哦,李雷擢升刑部令史,今儿应是新官上任的日子,你打算去道个贺?”     贺你个大头鬼我暗自撇了撇嘴,闷闷道:“好。”     早膳后,秦朗去了北镇抚司上班,经他提醒,我亦觉得该去给李雷贺一贺。     “你怎么亲自来了?”李雷换了刑部的制服,局促得直搓手,“你如今可是皇上亲封的郡主,来给我区区一个六品官送贺礼,有失身份啊!”     话是这么说,他一双铜铃眼中满满当当写着欢喜。     我便笑道:“所以才要来,显得你有面儿不是?”说着,指挥小厮将贺礼——一盆滴水观音并一盆盛放的君子兰搬进了李雷的衙署。     喝茶聊了几句,李雷忽然冲我压低了嗓门:“听闻令弟冷嘉树,今年春闱状元及第,官拜佑春阁大学士之后,将京中众多名门望族之女的求亲一一谢绝,执意要娶家中的小哑女为正妻,确有此事?”     见他眼中一如往日的炯炯八卦之光,我只觉好气又好笑:“千真万确。不过,我家阿暖如今也不算身份低微了,不久前被徐家大夫人收为义女,如今也算是徐家的义小姐,配得上冷嘉树那小子。”     徐家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徐家大夫人是徐皇后的嫡亲大嫂。但此事倒不是我做的,我一直疑心是我爹的手笔。     “如令弟这般重情重义的男子,当真难得。”李雷唏嘘道,遂轻车熟路地抱了抱拳,“冷姑娘教导有方,在下佩服佩服。”又一拍脑袋,“看我叫顺了嘴,如今该唤一声秦夫人才对。”     从冷姑娘到秦夫人,我暗自祭奠我那逝去的青春。     从刑部出来,恰见路边小摊上水灵灵的葡萄煞是喜人,想到阿暖最爱吃这口,遂挑了几串,拐了一趟娘家。     如今的冷家小院颇为冷清倒不是因为别的,就在去年,终发生了大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便是永乐皇帝朱棣力排众议,将国都由金陵迁到了北京,从此大明朝实行“二都之制”,皇帝坐北京,太子守金陵。     秦朗作为太子的亲信,自然留在了金陵,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之职,然新科登第的冷小树同学,却往北京任职去了。     临行前,小树与阿暖执手在我爹面前跪下,将二人的亲事定了下来。     初夏的庭院中,响着三两声的蝉鸣,只见阿暖独自坐在院中的石井栏上,低头缝制着一件湖蓝色的直裰,神情甚为专注。     当年的小小女孩儿,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貌美如花。     “你日日地给他缝衣裳,那小子怕是一辈子都穿不完了吧。”我故意笑她道。     阿暖脸上一红站起身来,娇嗔地望我一眼,接过我手上的葡萄筐子。     我往屋里张望了一下:“爹呢?”     阿暖便比划道:往印书局去了。     自一年前,我爹因“机缘”终与徐皇后见了一面,二人在城外的潭柘寺共饮了半个时辰的茶,回来后浑浑噩噩了半辈子的老爹便改头换面一般,将昔日的琴棋书画、装帧印刷等十八般技艺统统拾了起来,日日忙得不亦乐乎。     可见人生有没有动力,确是不同。     “阿暖,今儿是什么日子?”     与阿暖并排坐在石井栏上吃着酸甜的葡萄,我随口问道。     阿暖放下葡萄想了一想,忽然蓦地弹了起来,比划说她在云祥坊定制的喜服,说好了月初去取,若我不提醒她倒忘了。     说罢,顶着一张因憧憬而红润的小脸,一溜烟跑没了影。     徒留我一人坐在井边,空虚,寂寞,冷。     眼角瞥见被阿暖落在石桌上的湖蓝色直裰,竟冷不丁地想起那个青衫执扇的身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