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为重任要离去(第2/3页)  第一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放着这么大的缸,里面日夜不停的煮着粥,像泉水一样,随便喝。”     在孩童记忆里粥其实并不是什么美食,但他还是直起了脖子,大人们也向往的看着男人的比划。     “有时候粥里还有肉。”     “这只是大路上,用来给行路的人续命。”     “再往城池那边,有粥缸,还有酒缸。”     这些描述好像一棵大树随行,投下荫凉遮挡,行走在大路上的男女老幼疲惫减少了很多,脚步加快向着有吃喝的地方疾奔。     大路上越走遇到的人越多,似乎逃难的人从地下冒出来,大路上人多,四周的小路上也有人走动,甚至不远处的村落里还有炊烟,而传说中的粥缸也出现在眼前。     “不要挤,不要抢。”     站在粥缸前的是几个村人,有烧火的,有运柴的,有淘米的,有盛粥的,有放收碗筷的,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老幼妇人为先。”     “争抢的就不能吃了,还要被赶出这里。”     这些村人也都是老弱妇幼,但在几乎将他们淹没的难民们前说的话很有威慑,这一多半要归功于在路上不时奔驰而过的兵马。     奔驰的兵马铠甲兵器披挂整齐骇人,但他们没有戏弄恐吓路上的民众,甚至在路人躲避不及时还勒马。     这是大夏的兵马,是守护他们的兵马,以前不觉得怎么样,现在看到了忍不住热泪滚滚。     “你们是要进城呢还是留在我们这里?”     “留在我们这里种地的话,可以每天都有粥吃,种的粮食都属于自己,还能分的一间住处。”     “进城啊?不能种地,还有其他的工,也会有粥吃,住的差一些吧,来的人太多了,新棚子还在搭。”     “对了,还可以从军,当兵的话,除了自己能吃饱,一家人都能吃饱,还有地方住,官府会优先安排家人做工。”     这些话村人们已经说过很多遍没有太大的感觉,但第一次听到的人会很激动,有的想要种地,背井离乡有地中才安心,更多的人则想去城里,毕竟是官府所在有高大的城池更多的兵马,有人想当兵,有人则想重拾旧业,做生意或者其他的生计。     粥缸四周围坐的民众议论纷纷商议着下一步怎么做,下一步除了活着,还有了其他的思量,日子就有了盼头。     “流民越来越多了。”     韩旭坐在马车上,夏日里四面车厢拆下,顶盖上罩着轻纱,用的纱细腻轻柔,可以遮阳隔风沙,且不会影响视线,坐在车内可以看到城池四周有很多人走动,再远处还有不断的人赶来。     虽然不太想跟这位武少夫人说话,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韩旭是个公私分明的人。     “少夫人辛苦了。”他看着坐在对面的女子道。     这辆车是武少夫人赠送的,所以当他出门武少夫人要求坐上来时,他也不能拒绝。     他可以拒绝不用马车,只不过尽管有武少夫人用各种珍药养护,伤比预期好的快,到底是刀箭破血肉,行动还是不方便,他不能骑马,更不能让坐着轿子让人抬着,那样速度太慢。     武少夫人的马车做工精良,铺陈奢靡,行进速度快,颠簸也轻缓。     成大事不拘小节,现在最要紧的是安稳宣武道,聚拢更多的兵马,韩旭就忍了这女子时刻跟在身边。     还好她没有再不自重的动手动脚。     而且这个女子也的确当得一声称赞,她设立粥缸,招揽商人,让重新被大夏兵马掌控的城池竭力的恢复生机,这其中花费多少,作为朝廷大员的韩旭心里是很清楚的,也很震惊,更不安。     震惊是这个少夫人很有钱,不是振武军有钱,是她有钱,有钱的女人,只怕武鸦儿也要仰仗她,所以她做的这些事,并不是武鸦儿授意,而是她自己要做,武鸦儿管不了她,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安是韩旭想到了曾经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