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章:扬州刺史,江南旧事(第2/5页)  大世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为工作压力或者生活压力过大,而是跪在自己府外的那个徐若造成的。     就在昨天,这个自称是扬州刺史徐灿长公子的徐若就单枪匹马杀到了他的府邸,得知没人后,便专门蹲在路口等着刘仕闼下班。等他终于见到刘仕闼后,还没等刘仕闼反应过来,徐若扑通一声就跪他脚边了。紧接着眼泪鼻涕哗哗的就下来了,直把刘仕闼弄得莫名其妙:兄弟你谁啊?我欠你钱吗?     可能徐若哭得有点过猛,胸腔里的那一口气差点没缓过来。在经过临时抢救后,徐若才断断续续的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此行前来的目的:求援!     得知了眼前这个人的身份后,刘仕闼不敢怠慢,赶忙将其带进自己的府邸。先是让徐若缓住自己的情绪,随后才慢慢从他口中问出了其间经过和细节。     徐若的父亲叫徐灿,督军扬州,其本人也的确是扬州刺史。只不过这个刺史是汉朝封的,可眼下汉朝已经没了,所以他现在应该算是个退休高干。但就是这样一个退休高干,在二十几年前,也不知是出于为国家选材还是其他什么心理,准备再收几个门生,也算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了。     于是,他找了四个他认为比较出色的人才(注意,仅仅是他认为),他们分别叫耿烗、朱子洺、方靖远、盛熹。     不得不说,徐灿看人的眼光十分准,至少在选门生这方面,真正做到了集万恶于一身。在经过了数年的师生情谊后,这四个人渐渐地在思想上开始与徐灿出现了分歧。汉朝的软弱、昏庸,赵家、高家等家族的明争暗斗全被他们看在了眼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开始变了,他们开始仇恨这个世界,仇恨这个迂腐的朝廷。于是,他们的脑海里渐渐有了推翻汉朝、另起炉灶的想法。但老一辈的徐灿却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四株不好的苗头,他虽然也不满贪官污吏祸害天下,但他骨子里依旧是忠于汉帝、忠于朝廷的。对自己这四个学生“超前”的想法,徐灿大怒不已,狠狠的责罚了他们。随后,为了预防奸人或敌对党拿这件事栽赃自己和自己这四个门生,徐灿便动用手上的权力,将这四人分别贬到了不同的地方,好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忏悔,自己到底错在哪了。     自己真的错了吗?被贬出寿春的四个落魄之人迷茫了。这么多年,他们信任自己的老师,既然老师说自己错了,那也许自己真的错了吧。     就这样,耿烗去了丹阳,朱子洺去了会稽,方靖远去了豫章。盛熹最惨,因为平日里,在另起炉灶这件事上他是最活跃的那一个,本就不受徐灿待见。借着这次机会,徐灿也想好好杀一下他的锐气,直接一笔将他贬到了交州南海郡,让盛熹钓鱼去了。     后来,东西两汉分家,开始了无休止的战乱。天下早已按耐不住的诸侯们见朝廷都裂开了,那咱们还客气啥?纷纷扯大旗造起反来。在北方和中原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江南也陷入了暴乱之中。老实巴交的江南百姓终于被数不清的杂税和徭役给逼反了,天天都有急报,天天都有造反。甚至有的地方官兵都加入了造反大队,因为朝廷已经好久没发饷银了。     这对枭雄来说,是个天赐良机。不幸的是,徐灿那四个门生,恰好都不是什么乖巧之辈。很快,耿烗就率先在丹阳起兵,公然反抗朝廷、收拢周边的兄弟部队,俨然成为了扬州内部最大的造反头头;随后,朱子洺、方靖远也不甘示弱,分别在余姚、南昌起兵,随之而动的还有大小十余家诸侯,分割扬州,称王称霸。一时间江南大地,顿时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     三人起兵后,志得意满了好久。但很快,他们就想起自己昔日的同僚——盛熹,还在交州喝海风呢。本着发财后拉兄弟一把的原则,三人在结盟后,立刻派出使者,以高官厚禄请盛熹出山。     但令他们惊讶的是,盛熹微笑着拒绝了使者,并表示自己这几年来已经看破红尘了,不适合再去打打杀杀。三人诧异之余,默契的得出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