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过决议(第2/3页)  大宋超级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样?”张尧佐瞪大眼睛问道。     杨铠点点头,“太师,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兆头,昨天天子单独在麒麟殿召见范宁和赵仲针,还不准任何内侍在场,我就觉得很不对劲,事出反常必有妖,天子当时一定承诺了什么,或者暗示了什么,但我们却不知道。”     昨天麒麟殿的对话十分隐秘,连一向宫中消息灵通的张尧佐都不知道谈话内容,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张尧佐顿时有点慌了手脚,急声道:“我们决不能让赵仲针变法成功,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你说该怎么办?”     .........     在第三天的报纸上,又出现了高家家主高继宣写的文章,是应和昨天曹琮的《论冗兵之危害》,而此时,很多朝臣都知道了新册封梁郡王的真正差事,居然是去京东路针对厢军变法,原来这些老军头都是在支持赵仲针。     御房内,赵祯放下手中的报纸,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皇孙赵仲针做得不错,知道首先要争取舆论,争取这个老军头的支持,在道义上获得充分支持,这样才能压制住反对者的声音,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赵祯当然知道这是范宁出的主意,但他还是毫不客气地将这些功劳算在赵仲针身上,赵仲针是帅,范宁是将,大将立下的功劳,当然是归元帅所有。     赵祯又翻了翻今天一早赵仲针送来的第一份报告,汇报他这两天的活动,包括他和范宁的第一次商议,去朱氏钱铺调研,拜访曹府,向知政堂申请财力土地支援,昨天下午又去了军营调研,这些活动写得非常详细,足足写了一万多字,让赵祯看了一个上午。     这份报告令他大为欣慰,赵仲针并没有立刻跑去应天府仓促变法,而是进行充分的准备,财力、舆论、军队内部支持、技术支持、底层调查,几乎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赵祯尤其赞赏赵仲针先从清理超龄士兵着手的想法,这是个非常绝妙的突破口,有利于将领们迅速与吃空俸的不法行为进行割裂,这相当于自查,给将领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当然,有些帐还是要算,但不是现在,而是变法成功后再秋后算帐。     赵祯欣赏的并不完全是方案本身,更多是欣赏赵仲针这种从今开始,既往不咎的做法,冗兵问题已经存在上百年了,要追究过去的行为,根本就不可能,也不现实,反而会激化矛盾,使变法无法进行下去,只有懂得取舍,懂得妥协,才能取得变法成功。     这是赵祯从庆历革新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惨痛教训,他很欣慰赵仲针在这一点上没有重蹈自己的覆辙。     自己没有看错人啊!     这时,有宦官在御房外禀报,“陛下,韩相公求见!”     “请他进来!”     不多时,韩琦匆匆走了进来,躬身行一礼,“微臣参见陛下!”     “韩相公有什么事?”     韩琦将一份知政堂的决议呈上,“陛下,这是关于支持京东路厢军改制变法的知政堂决议,知政堂一次性通过了决议,决定拨付官田三千顷,钱五万贯,粮食三万石。”     赵祯有点惊讶,“贾相公和田相公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韩琦明白天子赵祯的惊讶,贾昌朝和田况都是支持赵文恽的人,但今天的表决确实出人意料,只有田况一人反对,贾昌朝却出乎意料的投下赞成票,而且提出了设立督察官,监督土地和钱真正用到变法上。     “陛下,田相公认为这样拨付钱财没有先例,会增加朝廷负担,他不同意,但贾相公却说这是改制冗兵走出的最积极的一步,他全力支持。”     赵祯立刻明白了,这个老奸巨猾的贾昌朝啊!开始转向了,田况显然还没有发应过来。     赵祯没有说什么,看了看决议,又问道:“还没有具体方案?”     “启禀陛下,土地钱粮的具体方案没有出来,是因为要配合京东路的厢军改制,等京东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