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2/3页)  大宋超级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塾和小学堂,去年唐县和汉县同时成立县学,鲲州也成立了州学,从大宋高薪聘请了数十名教授来鲲州教,入学子弟已超过千人,今年年初又成立了女学,专门教授女童读。     此时晋县的县衙还没有修好,但县学已经开始运转,这是范宁对李大寿很欣赏的地方,李大寿无疑是大智若愚,他愿意在小地方吃亏,包括管理日本劳工,去鲸州勘察,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从不含糊。     范宁在县学内走了一圈,又问道:“鲸州那边淘金情况如何?”     去年秋天,数十名晋县年轻人跑去白龙川曹家河段淘金,和曹家的护卫士兵发生了冲突,五名年轻人被打伤,这件事引发了晋县百姓的抗议,数百名晋县百姓跑去白龙川抗议,导致曹家金田停工一个月,最后范宁亲自来调停,由于寒冬将至,双方勉强达成了协议,曹家金矿赔偿受伤者每人三百贯钱,晋县百姓也答应不再去白龙川捣乱。     事态虽然因为寒冬到来而平息,但晋县百姓对黄金的向往还是难以抑制,这也是范宁最关心的问题,进入四月,各大金田又开始采金了,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淘金冲突?     范宁从不指望晋县百姓会遵守去年达成的协议,反正被打伤还有赔偿,说不定晋县百姓会更加前仆后继,这就是范宁开春不久便赶来晋县视察的真正原因。     “卑职有一个解决思路,也不知行不行?”李大寿犹豫片刻道。     范宁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说,什么解决思路?”     “卑职考虑,与其堵,不如疏,把百姓淘金的意愿引向别处。”     “那你有什么具体方案吗?”     李大寿点点头,“卑职在想,能不能停止去鲸州伐木,改为去鲸州淘金?”     范宁想了想道:“这确实是另辟蹊径,可行倒是可行,但鲸州首先要有黄金才行,这个问题你考虑过吗?”     “卑职知道,卑职在鲸州勘探时,就发现很多条富含金砂的河流,其中距离鲲州最近的一条河流,在鲸州军营以北五十里处,小河不长,只有四十余里,卑职想开放这条河流给晋县百姓淘金。”     范宁沉思良久道:“你写一份面报告上来,如果可行,州衙就批准了。”     李大寿大喜,让晋县百姓去鲸州淘金,他可没有这个权力,安排晋县百姓去鲸州伐木是州衙决定的事情,那么改为淘金也必须由州衙来决定。     他取出一份报告,双手递给范宁,范宁一怔,顿时大笑道:“好你个李大寿,早就挖好了坑,就等我跳下去,对不对?”     李大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件事卑职想了一个冬天,写一份报告当然不成问题。”     “好吧!看在你还知道要向州衙汇报的份上,这件事我就特批了。”     州衙做事自有一套流程,一审二审,最后才轮到知州批准,但如果情况特殊,知州也可以直接批准,不用走流程。     范宁当然不会轻易破坏官衙办事的规矩,只是他心里明白,已经是仲春时节,晋县百姓随时随地都会跑去白龙川淘金,这件事真没有时间再拖下去,只能走特批的路子。     范宁看了一遍报告,便直接提笔批准了淘金申请。     “要尽快实施,越快越好,明白了吗?”     “卑职明白,今天就把消息放出去。”     “等一等!”     范宁又肃然对李大寿道:“你要告诉百姓,淘金可以,但不能误了耕种播种,如果秋天没有黑豆收成,明年就没有粮食了,拿黄金来买也不卖。”     “卑职明白,其实大家也知道,用金银买不到物品,只能存储。”     这其实也是宋朝的规矩,金银只能收藏储存,不能在市面上流通,要使用时,必须先去钱铺兑换成铜钱,但规定是规定,但实际也难以禁止,拿银子去酒楼消费,谁会不收呢?     所以这条规定基本上名存实亡,不过在鲲州却得以严格实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