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4】 完胜(第2/3页)  国师重生在现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长案上,这琴尾竟然微微焦黄,似被火烧过似得,虽看着普通,但却蕴含着一股古韵。     高丽那些使宅一个个目露不屑,报以轻视,含没想到大唐帝国竟然连一张好琴都找不出,堂堂公主竟然用一把烧焦的琴,简直丢人!     但高丽公主李敏秀却是个有眼光的,因为她认出,这琴乃是中原古代的名琴,焦尾琴!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音质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便取名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扬名四海。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     焦尾琴战乱之时,遗失,没想到竟然在大唐宫中。     萧瑶手一扬,动作潇洒不羁,体态优美的跪坐在案几前。     后背挺直,坐姿优雅,神情闲淡,年纪虽小,但礼仪浑然天成,一股无形的威压慢慢在朝堂上弥漫…     “嘶!”有剧组人员忍不住倒吸一口气“小姑娘礼仪真好!”     “是啊,看着好有气势!”     “小姑娘之前练过吧?”     吴宇对萧瑶最满意的除了演技,就是萧瑶的礼仪,不过他把这一切都归功在萧瑶出身名门上。     萧瑶手指短,让她不适应,但当她摸到古筝时,一股熟悉感袭上心头。     萧瑶上辈子竖师,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天下难遇对手,她要是比不上一个死记硬背,毫无感情弹奏的谢铭,那真是笑话!     萧瑶动了,萧瑶的小手微胖,小手上还有小小的漩涡,但白皙细腻,没有意思瑕疵,比上好的美玉还要精致三分,当她的手指放大琴弦上时,一股浑然大气之感袭上众人心头。     “叮…”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一声琴声,如春日第一声鸟鸣,冬季第一缕春风,给人的震撼不言而喻。     只见所有人都满眼震惊的看着中间那小小的人儿!     “叮…”     很多人忍不住闭上眼,从之前的怀疑,震惊中慢慢抽身,不自觉随着音乐到一个忘我的世界!     琴音渐渐舒展,令人有一种: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     剧中太平公主为了打高丽公主人的脸,选择的曲目和李敏秀一样,都是《醉渔唱晚》。     “叮叮…”     琴声渐渐轻快,让人不禁想到:泛舟松江,古树山前,桃花流水…     “叮叮叮…”     琴声渐渐高昂,众人似重新焕发生机,热血上涌,指点江山,豪放不羁…     外人可能听不出,只觉得好听,但谢铭学过一段时间的古筝,对古筝名曲还是有点鉴赏能力的。     只见她脸色苍白,紧咬嘴唇,眼中满是不可置信,震惊之色,心中不住喃喃:怎么可能?怎么能比老师弹得还要好?     她到底是谁?     她真的才六岁吗?     她是妖怪吗?     她是从娘胎就开始学琴了吗?     另一个震惊的就是吴宇,他虽然只是个导演,但他见多识广,萧瑶的琴技到底怎样,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所以他才会更加惊恐!     这孩子简直不是人,天才已经不能形容她了,她这是要逆天啊,妖孽啊你?     琴声慢慢接近尾声,众人似乎看到了大江,渔翁,乌篷船…     “叮…”     琴声收尾,众人却还有些回不过来神,一副如饮琼浆的痴醉模样!     “啪!”     “啪啪…”     也不知道是谁第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