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第1/3页)  楚乔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棣也是神色严肃,眉头紧锁,一字一顿的沉声道:“大夏的和亲公主出事了。”     白苍历七七五年九月发生的这件事,其内在的复杂性和各方势力面对此事的态度,注定了此事在后日成为了最大的一件无头公案。史学家们众纷纭,甚至成立了不同的学派,终生翻查典籍,想要拂去历史的灰尘和迷雾,看清事实的最终真相。     然而,这种想法注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就算是在当时,能够真的洞悉一切的人也并没有几个,就连处在漩涡中心的当权者,也是随波逐流的观望试探。但是,却无人可以否认,正是那一日所发生的一切拉开了卞唐太子大婚的这场序幕,随后,一场腥风血雨洗劫了古老的唐京城,好似一场闹剧般,以这样乌龙的方式将多年安逸的江南百姓们拉进了西蒙大地的这出大戏之中。     很久之后,西蒙本纪上记下了这样一段血泪斑驳的话语:     “九月初三,大夏八公主赵淳,于宫外寝殿之内被人奸污,死者于死前高呼燕北大同之口号,夏唐两国相继哗然,一时间,灭燕之呼响彻大江南北,横扫整片大地。”     空旷的国子大殿上,站满了卞唐的文武百官,唐皇李易州高坐在金碧辉煌的重重暗影之中,年过五旬的帝王显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苍老,须发斑白,皱纹深深,一双眼睛细长的,早已没有年轻人的锐利和戾气,好似深渊古井,幽幽的反射着外面一切探询的目光。     一名七旬儒官怆然跪伏于地,大声道:“北虏胆大包天,无视我大唐天威,以区区一弹丸之地蓄意挑衅东陆正统,若不是以雷霆之力加以训教,我大唐国威何在?我大唐军威何在?我大唐何有和面目立足于西蒙?立足于三国之列?”     此言一出,众人争相应和,却见一名年轻的官员出列,言辞恳切的道:“大夏此时正与燕北开战,微臣以为我国实不宜冒然加入。”     那名七旬儒官顿时大怒,勃然喝道:“薛昌龄!你口口声声不宜出兵,到底有何居心?我卞唐立国千载,何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一旦此事在大陆传开,我国将如何立足如何自处?你一味袒护燕北,可是和燕北私相授受,有不可告人的往来?”     “陛下!”一声哭号声顿时传来,另一名白须老臣悲声高呼道:“如此奇耻大辱,亘古未有!先祖开国,历时千载,以德政立国,以孝廉治朝,以儒道平天下,以教化服四方,堪称三国之首,何曾被人如此挑衅,此风若开,我大唐颜面扫地,愧对友邦,国颜羞愧啊!”     薛昌龄上前一步,激动的道:“皇上,大夏公主被侮辱一事疑重重,我们不能只凭大夏官员的一面之词就倾国之力参与到他国的内乱之中!”     “大胆奸佞人,于国子大殿上还敢胡言乱语,一国公主的名节何其重要?宫廷嬷嬷已经验明正身,大夏八公主刚刚与我大唐定下婚书,如今在我境内,甚至是在国都之内被人侮辱,我等难辞其咎!若是不给大夏一个交代,要如何收场?难道只凭你薛昌龄三寸不烂之舌所言的疑重重吗?”     “罗大人!下官并没有不对此事加以惩办,下官只是怕我们操之过急而落入有心人的圈套之中!”     “圈套?”齐将军冷笑一声:“什么圈套?圈套就是燕北害怕我们与大夏联姻,妄图加以破坏!”     “我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可是却也不能杜绝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若真是燕北所为,他们为何要在临死前高呼表明自己的身份?这样不打自招的激怒卞唐,对燕北有何好处?”     罗大人冷哼一声,道:“大同死士行事向来癫狂,怎能以常理度之。”     齐将军身边的一名少将道:“不定他们就是为了迷惑我们,让我们怀疑是嫁祸之举,大家看,薛大人不就怀疑了吗。”     薛昌龄怒道:“军国大事,自然要考虑周详,怎能一句不以常理度之就下结论。下官在朝为官,领着朝廷的俸禄,自然要将所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