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穿越红楼第83章 大坤英烈(第1/3页)  历史正能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窗外飘着细细的白雪,屋内却是温暖如春。     贾琮坐在靠窗的书桌前,正奋笔疾书,书桌两旁各自有两个烧着的煤炉。     贾琮正在写大坤英烈传,这是他根据前世大明英烈传的样式进行借鉴创作的。当然,其中不少打斗描写什么的,都一字不漏的照抄大明英烈传。     这本的内容便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地方,但因为贴合大坤国实际,写的是大坤国建国以来比较出名的几个英雄人物。每个人在大坤历史上都是存在的。     当然,这本书里面也是明显夹带了贾琮的私货。那就是着重描写了荣国公和宁国公两位英烈。     大坤立国一百多年,如今也就刚刚经历了三个皇帝。荣宁两公做为开国功臣,自然是被大书特书了一把。说他们如何英勇作战,如何儿女情长。非常符合这时代人的口味。     而这本大坤英烈传当然也非常的适合说书人拿去说书,拿去就能用。如此大范围的传播开来,显然对四王公的知名度是有着很大的正面效果的。其中荣宁两公自然也会被大家津津乐道和喜爱。     最后这点就是贾琮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别人不知道,贾琮却是知道荣宁两府现在已经日落西山了。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的顶梁柱,贾政不行c贾赦更不行,东府那边贾敬去做了道士,贾珍又死了,一个贾蓉更加不济事。     如今也就靠着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姻亲关系撑着,尤其是王子腾这个九省统制。不然,就贾府现在这牌面还真不够看的。另外,也就是他这位被永顺帝亲自提笔御书称赞的“骥子龙文”贾府神童了。     当然,若是历史轨迹没错的话,贾元春倒是快要被册封为妃子了。倒也会给日落西山的贾府重新带来一份曙光。     但如此还是不够的,贾府如今对外的名声便不是很好。在民间更是如此,从那句民间歌谣“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就可看出来,只说贾府有钱,没说其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歌谣也是导致贾府败亡一个重要因素。这歌谣表面上看似在夸耀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富贵,但实际上却是在说他们一个个都非常的有钱有势,这不是故意给当权者上眼药水吗?     永顺帝做为励精图治想要一番大作为的帝皇,知道这样的民间歌谣,心里自然会有对四大家族不好的想法。     而现在贾琮通过大坤英烈传对荣宁两府,也包括另外三大家族的祖上进行正面描写和宣传,尤其通过说书人之口在民间进行大范围和大规模的颂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此前那首歌谣对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负面影响。     大坤英烈传的篇幅不是很长,全篇也就二十多万字,贾琮花了几天时间便写完了。他现在有着金雁功和九阳神功的底子,在书法上又是浸淫了几十年,即便没有电脑和打字机,只用毛笔,他现在也能做到每分钟写上三四十字。若是采用速写的方法,这速度还能提高。     他将这大坤英烈传第一时间交给了大文堂的掌柜万昌荣,让他马上开始印刷这本。尽可能多印刷。在售价上也进行一定程度的让利,只要不亏本就行。     万昌荣尽管有些疑惑,但还是马上答应了,亲自去了后院作坊那边找印刷工人排版。     如此只过去了几天,大坤英烈传便出现在了大文堂的书店里,开始售卖。这速度也是可以的。     这时代经营书店还是比较赚钱的,因为这时代的人一般都比较有钱,何况纸张书籍普遍高价。     再加上之前“王宗”写的几个话本确实非常的经常,往往一上市就出现n现象。     大坤英烈传也是如此,刚一上架,就马上被人n一空。因为这是大名鼎鼎的话本家“王宗”的新作。何况写的还是他们大坤国的英烈,自然要先睹为快。     首先这本书是非常正能量的书,写的主要就是大坤的开国皇帝,也就是永顺帝他爷爷如何忧国忧民c励精图治,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