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四八章 摊事儿了(第2/3页)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厉声道:“那也不行,候尚,林邑国虽小,但却是我大唐之属国,蒙舍龙无故讨伐尚可解释为边境冲突,但若是你兵部尚带十万大军马踏林邑,这便是国战,是无故而伐,如此行事让其它属国如何看我大唐,如何看我天可汗陛下!”     “林邑有‘宝’而不献于陛下便是其罪,何来无故而伐!”柴绍上前一步与老候并肩而立,面对魏征,针锋相对。     李世民冷眼看着面前文武两派争论不休,一言不发,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房玄龄这个时候已经来到了李慕云身边,捅了捅逍遥王这个始作俑者:“郡王,说句话吧,否则大军倾巢而出,长安兵力空虚,大唐危矣!”     李慕云看似任嘛不管,但说到底也是一个武人,第一次到帝王一怒,山河为之俯首的场面正自热血沸腾,被老房捅了一下之后撇嘴道:“老房,你又忽悠我。”     老房嘴角抽了抽,拱手道:“郡王,解铃还需系铃人,您还是出面劝劝陛下吧,算是房某欠您一个人情如何?”     “为什么?”李慕云正色问道。     “郡王,林邑撮尔小国矣,若是要其粮种,只需陛下一纸召即可,何须十万大军讨之?另外郡王平定剑南道判乱时,仅非战斗减员几达十之一,这还是郡王熟知剑南道行军之法,若是十万大军入林邑,怕是还没有打仗,便要损失一半人马,这又何苦来哉。”     李慕云默然以对,老房说的这些他当然知道,不过正所谓挡人财路有如杀人父母,老候这人想打仗都想疯了,如果这个时候他出面劝阻无疑会得罪这位军方大佬,在已经得罪了大唐世家与士族之后,李慕云不得不考虑继续得罪军方的后果。     而就在他考虑得失的空当,李世民却开口点了他的名:“逍遥王,此事因你而起,你来说说该当如何?”     “皇兄,其实我觉着吧,必须出兵。”     李慕云此言一出,房玄龄等人尽皆色变,失望之余不免发出一声长叹,而候君集等人则是面露喜色。     但很快李慕云话锋一转,又继续说道:“不过我觉得没有必要出动十万人马,蒙舍龙眼下不是杀过去了么,咱们只要派几个人去那边坐镇其实就好了,最多再带上万把千人的也就足够了。”     候君集一听顿时不乐意了,翻着白眼道:“万把人能干什么?逍遥王,你该不是想要帮着那个蒙舍龙抢功劳吧?”     “候大人,你可不要不识好人心,林邑和漠北、西域不一样,那边到处都是原始丛林,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别说你带着十万大军,就算是一百万,到了那边也没用,因为你根本就施展不开,就算是勉强把部队铺开,互相之间联系也是一个大问题。”     “再何况在丛林之中行军并不是那么容易,你的军队分开之后,很有可能在丛林里面失去方向,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很有可能你找到他们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好几万具尸体。”     作为朝中唯一一个穿越过原始丛林的将军,李慕云完全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候君集虽然霸道,但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听完之后也沉默下来,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可行的办法。     李慕云见没人再吱声,又继续说道:“我们的军队大多都北方人,不说丛林做战经验匮乏,单单水土不服就是最大的困难,所以我认为在林邑做战,还是南诏人比较合适,我们的人如果要参战,只能以小部队跟进,权当是长点经验。”     李世民认真的听着李慕云的分析,他不是一个莽撞的人,知道事情的轻重,也很能听取正确的意见,否则也不可能坐上皇帝的位置。     这时见李慕云似乎已经发表完了自己的意见,轻咳一声说道:“还有人有不同意见么?朕想听听。”     没人说话,房玄龄等人都知道三季稻对大唐的重要性,他们阻止李二的根本原因是调动军队太多,现在李慕云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想来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