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七章 老李渊对‘大’的执着(第2/3页)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一遍。     “嗯,这个似乎有点意思。”老李渊听了一会儿,露出感兴趣的表情,看了一眼于志宁:“志宁啊,听懂了没有?”     “大概懂了一些。”于志宁含蓄的说道。     面对老皇帝,于志宁再怎么说也是下属,不可能摆出一副自己比上级还要聪明的样子来,就算是听懂了,也要装成半懂不懂的样子,这是为官之道,与人品无关。     “陈木,你呢?”老李渊又看向跟上来的陈木。     “听懂了一半。”陈木没有于志宁的智慧,依旧在那些规则中纠结。     “懂了一半也好,先玩儿上把,熟悉了就好。”李渊对于自己比较有兴趣的东西从来都不含糊,第一个拉开椅子坐到了桌边。     其他几人见他坐下了,自然也都跟着坐了下来。     第一圈牌因为大家都不熟悉规则,所以都没下什么彩头,轮流坐庄全当熟悉规则了。     到了第二圈牌,基本的规则几人也都熟悉了,自然也都开始下注。     ……     八圈牌,整整打了一个下午,直到天色将晚,牌局才算是散了,而结果不出意外,自然是李慕云这货赢了,不过好在第一次玩,大家下注都不怎么大,某人就算是赢了,算来也只有几百文钱的收入。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李慕云的言传身教,麻将这个东西第一次在大唐崭露头角,并且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刮起一股新的风潮。     只是这些都与李慕云没啥大太关系,这家伙就是一个运气差到了极点的杀手而已,麻将会不会影响大唐的未来并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     用过晚膳,李渊借着酒劲,非要在马车里睡,于志宁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能顺了他的意思,让他去车里睡了。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清晨,一切准备妥当,二十匹突厥敦马被套上笼头,拉到马车的前面套到车辕上。     车辕,在这里其实要说一下,在我国其实大部分车辕其实都是硬质的,也就是由结实的木头构成,这样的结构共优点是什么先不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利于转向,同时也不利于多匹战马的牵引。     所以李慕云这一次设计的马车一改之前的作法,车辕全部换成软质的绳索,每四匹马为一排,前面置‘衡’,也是就一根横过来的木杆,用来限制这一排战马的位置。     这样的布置一共布置了六排,也就是总计二十四匹马。     不过因为车辕改为软质的关系,战马的数量虽然多,但却并不影响操控,只要架车的车夫能力足够,完全可以控制好这二十四匹马。     马匹被套上马车,车轮下的垫木也被撤走,前四后八在迭刺木的吆喝下随着马匹的动作缓缓向前移动。     山寨里的土鳖们大多数见过的马车都是个轮子的,四轮的马车一般都很少会看到,现在一辆十二轮的马车在他们面前动了起来,这如何能不让人吃惊。     马车里的李渊似乎很满意这种效果,透过打开的窗子不断挥动着双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不得不说,这马车虽然用料不怎么样,但的确是足够大,大到让人咋舌,大到……大到出不了寨门!     出不了寨门?哦不,不是出不了门,而是外面上山的路太窄了,一丈宽的马车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转弯。     所以老李同志不出意外的被卡在了半路,下下不去,上上不来。     身后的欢呼还在继续,不过老李渊的脸却被气成了猪肝色,指着尴尬的李慕云,半晌才憋出一句话:“逆子,你骑猪脑子撞门框上了!这算怎么回事儿!”     李慕云被老李渊骂的哭笑不得,心说这老头儿还真有意思,都这会儿了还有心思说俏皮话,骑还猪脑子撞门框上了,也不知他是怎么想到的。难道是以前听自己骂别人脑子撞猪上了,脑子被门挤了,这老头儿一着急合到一起给说了?     但是想归想,他的动作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