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9.第 119 章(第1/3页)  菩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溧阳回往建康,数百里路, 沿途经过的大小郡县、村落, 早已没了往日的祥和与宁静。     天师教和许泌叛乱引发的实际战乱, 因为军队的阻挡,还没有蔓延到靠近都城的这片地方, 但这里的人的原本的平静生活,却早已被打破了。     道路两边的田地, 一望无际, 还不是农闲, 却只有零零星星在里劳作的人。城门口, 巷陌间,田间, 村头,全是聚在一起议论时局的人,人人愁眉苦脸,长吁短叹。路上, 甚至已经到处可见带着家当,拖儿带女往建康方向逃去的人的队伍了——在他们的眼里, 那座住着皇帝的城池, 应当必定是牢不可破的。     早在天师教刚生乱时,便传言不断,说天师教众有护体, 战无不胜, 无往不利。所经之处, 如同蝗过,但凡有点余粮家财的人,稍有不从,便被开膛剖腹。本就人心惶惶,如今又加上许泌乱军,到处传着不日便要打过来的传言,更是火上浇油。     越近建康,这样的传言和随之而生的恐惧与动荡,便越是蔓延。     路人变得敏感无比,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叫他们胆战心惊。     这一路上,高峤已经无数次看到因了遇到自己这一行人而恐惧四散奔逃的路人,在终于认出疾行而来的军中人是朝廷军之后,才终于停下仓皇脚步的一幕。     他的心情,沉痛万分。     从地理而言,建康向北,长江是为天堑,但遇到如今这样的内乱,便成了三面平坦,无势可守。     先天的不足,决定了一旦有强敌沿江而下,或是从腹地进犯,它便彻底失去防御的价值。     从兵力上说,哪怕加上了先前归入的陆氏军队,如今也是完全处于下风。     作乱的天师教众,据地方上报,扬州一州,已经涉及的十六郡七十多县,便有二十多万乱众,这些人如同中蛊,被煽动着攻城略地,状若疯狂。和派去围剿的朝廷军遭遇作战时,论残忍不要命的程度,连高峤手下几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见了也是为之心惊。     人数还在滚雪球般地扩大,更不用说,如今又多了许泌这支叛军。     宣城叛军的攻势,虽然已经暂时被打压了下去,给建康获得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这仅仅也只是一个喘息之机而已。     高峤心里明白,自己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一场更加艰难的作战。     面对荆州而来的那支叛军,武昌郡是守不了多久的。这个方向,他能分去援守的兵力也是有限。全部布防,是个根本不现实的幻想。     他择在更下游的望江郡一带布了重防,以期利用坚固的城防和地势,最大可能地阻挡叛军攻向建康的脚步。     关于建康,他也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做出如此决定,于他而言,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但他心里明白,在许泌叛军和天师教相互呼应的前提下,以广陵军目下陷入的被动情况来看,这样的安排,是完全有必要的。     在明知建康完全无险可守的前提下,与其抱着侥幸之念不动,万一到了最后不可收拾,不如提早计划,以退为进,为这场不可避免的保卫之战,获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他更不可能会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援军之上。     尽管在得知许泌也趁乱来打建康的第一时间,他意识到了形式的严峻,当时就给如今还远在陇西的李穆发去了急召。     但李穆会不会立刻应召而归,他并不确定。     他知道李穆在陇西的局面大好。一旦定了陇西,趁着高涨的士气,一举出关,谋定洛阳,这样的诱惑,和应召,长途行军归来援助建康,在朝廷对手握实权的臣子的羁縻早已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之下,对于李穆这种身份特殊的外臣来说,哪怕换成是自己,恐怕都要费一番思量。     何况是他。     对于自己这个女婿的心思,坦白说,高峤至今,还是觉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