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7章 舍粥百里救万民 诈宅数次炼聻煞(1)(第2/2页)  天机并非不可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弄明白。最后他的子孙们便把他的叮嘱当做“不忘本”的祖宗历史,备录在了噶家家谱上流传下来。     只是师兄弟两人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生前从未责令子孙将姓氏更改回去。于是,尹大彪的后人祖祖辈辈永远姓了陈,云中飞的后代子孙也祖祖辈辈姓了噶。     噶大富知道了他姑父广通的真实身份以后,因为自家祖宗便是五云山曾经的执法堂主,故此才把祖上的事情说于了广通。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当广通知道噶家与赵家的这段渊源以后,问噶大富:“噶家祖先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有没有提到赵家那代人有过暴富?”     广通的话提醒着噶大富。只见噶大富猛然一拍脑袋,恍然大悟状说道:“姑父若是不问,赵家的这段佳话小侄已然忘记,更别说能与赵家祖上联系到一起。”     广通已然等的不耐烦,急忙问道:“快说,是怎么回事?”     噶大富说道:“小侄曾经听先父说过,大概在赵家六世祖那代,北省以及北省周边连续三年大旱。难民如潮水般涌挤在高岭镇至赵村的这一百多里地的官道上。原因是在这百里的官道上,有赵玉茁六世祖设立的几十处舍粥粥棚。正是这几十处粥棚才救下了几万难民的性命。”     最让人奇怪的是,当初赵家老宅有往外运不完的粮食,有买粮食取之不尽的银两。     因为赵家当时做的是天下第一大善事,他家的这种神奇便被世人传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降临在了赵家。     百姓以及官家一致认为菩萨是借赵家人之手来拯救万民的。于是人们带着对赵家人的敬重,心中越发感念着观世音菩萨的大恩大德。     赵家人竟然也不隐讳,大大方方承认着市井传说。于是,逃难的百姓除了等着一日三次喝粥以外,剩余的时间便是排着号,轮番来赵家大门外跪拜叩谢菩萨的恩得。     赵家此举轰动了皇城,惊动了皇上。由于灾情持续时间太长,国家的赈灾粮已是捉襟见肘,故此皇上对民间自发赈济灾民的行为大加褒赏。接二连三派来钦差宣读皇上的褒奖圣旨,一时间赵家设粥棚百里的善举,成为了传世美谈。     赵家的诡异,也曾引起几个心怀不轨之人的怀疑,这些人怀疑赵家宅院与银山金山相连。于是,这些人趁赵家人舍粥一天的劳累,在酣然沉睡的情形下,一批批、一帮帮、一撮撮,纷纷踏至而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