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再见包拯(第1/2页)  大宋之最强皇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没有了凌楚楚,但是包拯还是跟展昭走到了一起,想来,庐州应天书院的侉依族祭坛案,已经被包拯破掉了。     而且,神奇的是,包拯竟然还跟庞飞燕走到了一起,这不得不让赵玄感叹,电视剧的惯性。     汴梁城的街道上,赵玄跟八妹在街上闲逛,甩掉了杨排风那个大灯泡之后,赵玄也没有让剑卫跟着,而是就他跟八妹两个人。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两个人的感情急剧升温,尤其是太白居赵玄展示过武功之后,文武全才的赵玄,已经无比符合杨八妹的要求了。     只是这几天,杨八妹为了援兵的事情奔波,两个人倒是离多见少。     “怎么样,这几天很累是吧”赵玄冲着杨八妹,轻声的说道。     杨八妹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朝堂诸公畏惧辽国威势,在未确认辽国大兵压境之前,皆不敢建言增兵,可是,若真的等到辽国大军压境,那个时候,澶州又如何守得住?”     “你可知,这几日,为何我父王没有出面帮你吗?”赵玄轻声的冲着杨八妹问道。     杨八妹轻轻地摇摇头,其实这几日她心中也有些不舒服,明明八贤王都答应的好好地,但是现在却无动于衷,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出兵这事,在你来之前,我便已经gao定了”赵玄随意的说道。     杨八妹闻言,脸上一阵吃惊“什么?你们已经gao定了?那为什么朝堂诸公?”     “因为他们不知道”赵玄淡淡的说道。     随后,赵玄看向了杨八妹,微笑着问道“你可知道,这几天,我为什么不提前告诉你,看着你处处碰壁,走投无路吗?”     不待杨八妹回答,赵玄便继续说道“因为,我想让你看看,这满朝诸公,到底是一个什么德行”     “当一个国家的掌权者,都失去了对敌的勇气,那么在n狼的窥伺下,他是长久不了的”     “草原上从来不缺乏,血勇的族n,从大汉的匈奴,到大唐的突厥,再到如今的辽人,虽然他们的部族一批又一批的变,但是不变的是,他们南下窥伺神州的狼子野心。”     “没了辽人,还会有匈奴人,有突厥人,甚至有铁勒人,回鹘人。”     “而我大宋,难道要一个接一个的纳岁币吗?”     “所以,八妹,你要看明白,朝堂上,那n人,他们是靠不住的,战场上,我们要指望的是能靠得住的队友,而不是那些时刻准备卖国求荣的昏官”赵玄冲着杨八妹,掷地有声的说道。     杨八妹此刻目瞪口呆,她没想到,赵玄竟然给她讲出了这么一番话。     “小友的话,未免有失偏颇啊朝堂诸公,名臣众多,吕申公,乃当世明相,知人善用,又有八贤王这等贤王,朝堂之上,纵一时小人作祟,但是当今天子圣明,定亲贤臣远小人,我大宋富强指日可待,小友又岂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旁边的茶棚里面,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这时候站起来,冲着赵玄说道。     “阁下又是谁?”     “不才,范希文”中年男子拱手说道。     “原来是希文公,久仰久仰”赵玄这时候拱手说道。     大宋仁宗朝可以说是北宋名臣的一个爆发点,在仁宗一朝,名臣层出不穷。     只是,这有脑子的多了,政见也就多,然后也就派系多。     某种意义上来说,北宋的党争,就是从仁宗朝开始的,到王安石变法之时,那些党派不过是仁宗朝的延续。     而这里面,最出名的,莫过于范仲淹,那个写下先天下只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观小友言语谈吐,皆是不凡,纵论朝政,有理有据,不知小友是?”     “闲人野鹤一枚,若下次相见,再与范公谈论,告辞”     虽然眼前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赵玄也没兴趣跟他继续聊,朝政这玩意,向来都是各持己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