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请辞(第2/2页)  汉末之奇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领兵,为国征战。”     闻言,朝堂上下具皆诧异的看向姬溪,本能的觉得姬溪是在故作姿态,而当刘协几番劝阻而姬溪却非常坚持之时,大家才知道,姬溪是认真的。当知道这一点后,大家更诧异了。     太傅只是个虚职,没了就没了,可兵部尚书的职位却不同寻常,因为兵部是有监管乃至调动军队的权利的,虽然只要有姬溪在,其他人想要调动军队不大可能,但光是监管军队的权利,其意义便不同寻常,这代表着朝中百官可以通过兵部介入到军队之中,甚至可以向军队中输送人才,在军队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对姬溪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让步。     这个让步,也是姬溪和姬昀商讨了很久之后才确定的,当然,这确定的前提是刘协必须坚定不移的站在姬溪这一边,而姬溪为了投桃报李,便为刘协打开军队的门户,令其可以小限度的插手。     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刘协已经成年了,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主管判断,若是一味的压制他,日久必生嫌隙,而将兵部放出去,刘协便可能通过兵部随时掌握军队的动向,这对刘协来说,将会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只要刘协还能念及与姬溪的情分,便会无条件的支持姬溪。     两权相较取其轻,对姬溪来说,适当的让步可以规避很多的风险,虽然会丧失一些东西,但却绝对是值得的。再者,姬溪发自内心的不愿与刘协为敌,亦不希望刘协对自己生出嫌隙。     当确定了姬溪的态度之后,刘协的欣喜是掩藏不住的,当然,碍于面子还是百般劝阻,姬溪也装模作样的抵死不从,后又有姬昀和吕春出面劝刘协接纳姬溪的请辞,既然这两人都同意了,其他人还有不同意的理由吗?     于是乎,刘协勉为其难的下旨,废了姬溪太傅和兵部尚书职衔,另封为大将军,总领全国兵马,又要封侯,姬溪再不从,便作罢。     后,有臣工建议赵谦改任兵部尚书,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姬溪,姬昀,吕春三人也附议,于是,当堂便拍定原刑部尚书赵谦改任兵部尚书,户部侍郎淳于嘉升迁为刑部尚书。     至此,蒲坂之乱彻底落幕。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