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 万物有阴必抱阳(第2/3页)  汉末之奇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姬溪紧接着便下令高顺即刻启程,亲领百骑押解陶普和芙儿去往郿邬,面见董卓。     对这个命令,陶普大喜过望,芙儿沉默以对,高顺却呆愣半响,他实在想不明白,姬溪怎么会放心让自己亲自押解此人去见董卓,要知道,今日所发生的一切,自己都是看在眼里的。     姬溪明摆着是在没事找事,清除天子身边耳目的动机昭然若见,而这些耳目,又明摆着不可能是朝中大臣派来的,姬溪实在冤枉他们。有此两点,基本上就可以断定姬溪与董卓貌合神离,暗藏祸心。     姬溪难道就不怕自己将所见所闻所想如实告之董卓吗,带着这样的犹豫与疑惑,高顺上路了,亲自押解着陶普和芙儿离开长安城,去往百里开外的郿邬。     路上,芙儿似乎看出了高顺的心思,便寻了个机会问他:“将军可是在犹豫?”     闻言,高顺眉头一皱,斥道:“本官在想什么?与你一个贱婢何干?”     芙儿抿嘴一笑,不理会高顺的呵斥,反而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将军可知,自己命不久矣。”     高顺大惊,喝道:“贱婢,再敢胡言,当心你的皮肉。”     芙儿笑道:“奴婢身上但有点滴伤势,将军更是必死无疑。”     高顺愣住了,真心的想不明白此女哪来的这么大胆气,可见她说的煞有其事,一时间竟是拿捏不定,是以沉默以对,只在心中思索着此女所言的可能性。     芙儿却不给他思考的时间,继续说:“将军定是在犹豫,是帮着中郎将瞒天过海,还是想董太师尽言前事,揭露中郎将的异心,是吗?”     闻言,高顺一惊,本能的问:“你怎的知晓?”     芙儿却顾左右而言他,说:“将军此刻最应该琢磨的,乃是你向董太师揭穿了中郎将的用心后,董太师会不会信你。”     高顺愕然道:“太师如何不信?”     芙儿说:“太师为何要信呢?呵呵,奴婢想问将军几句话,望将军好好想想再行回答。”     不自觉的,高顺已经落入了芙儿的节奏,是以说:“你问。”     芙儿问的第一句话是:“中郎将和董太师是什么关系,将军与董太师又是什么关系?”     高顺不答,却面露思索之色。     芙儿便问了第二句:“中郎将手上又多少兵马?吕将军手上又有多少兵马?”     高顺本能的想说此事与吕布何干,可转念一想,怎么没有关系,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吕布的部下,虽然现在划归了姬溪,可在众人的潜意识里面,自己仍是吕布的亲信。     芙儿问出了第三句话:“是中郎将对董太师的威胁大?还是朝中大臣对董太师的威胁大?董太师的敌人是谁?是中郎将?还是朝中大臣?”     这没得说,当然是朝中大臣对董卓的威胁大了,至于姬溪,现在手上只有自己这三千兵马,而这三千兵马,还全是自己的子弟兵,自己若叛,姬溪瞬间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芙儿再问第五句:“中郎将为何冤枉陶普等人与朝中大臣勾结?”     高顺的第一个念头是姬溪要清除董卓的耳目,从而让董卓成为睁眼瞎,以便姬溪暗中起事。可转念一想,事情又回到了上一个问题,你手上没兵,你能起什么事,你做的这一切不都是无用功吗?而自己能想到,难道董卓会想不到吗?他是会顾及一个没兵没马的姬溪,还是会顾及朝中那些名望满天下的大臣,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么一想,高顺已经有些明白了,现在的姬溪,就是一个小白兔,他说什么董卓都会信,因为他对董卓造不成任何的威胁,而董卓的性子,又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杀错,不放过。所以说,不论自己说什么,董卓在自己判断之后,还是会选择相信姬溪。     见高顺神色变幻,芙儿适时的问出了最后一句:“若将军尽言前事,那么董太师会不会以为,将军你也如陶普那般和朝中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