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通天大陆临深渊(第2/3页)  汉末之奇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的事情,你们不要打扰我。”     两个妇人呵呵笑着,也没说什么嘲笑的话,只是满脸的不相信,姬溪见状,气道:“你们现在不相信不要紧,不久的将来,你们会对我顶礼膜拜的。”     两个妇人不以为意,撇撇嘴走出了书房。     姬溪也不在意,随即便神情振奋的拿起了笔,在竹简上快速的书写起来。     这陆王心学,由南宋陆九渊启其门径,明朝王守仁承其志而扩其门,首度提出“心学”二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由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姬溪现在所写的,便是后人整理出的《陆九渊集》。     这《陆九渊集》,全文近四十万字,共三十五卷,姬溪这一开写,才惊觉想要完成这部著作绝非易事,姬溪又没有姬昀那般的过目不忘之能,前世虽然对这些儒家经典很有兴趣,更是独爱《陆九渊集》和《传习录》这两部心学的代表作,曾经研读过多遍,可是,要想把全文默写出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幸,姬溪承继了刘辩的底蕴,功底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而《陆九渊集》的大概及中心思想姬溪也熟知,这一相配合,再多查阅些史料,姬溪相信,假以时日之后,定能将《陆九渊集》还原出来。     这人啊,一旦做起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总是飞快,不知不觉间,日头已经西落,姬昀伸着懒腰,随意的走进了书房,看见姬溪正在皓首穷经,便打趣道:“大哥不是一直自诩学究天人,不屑读书吗?今日怎么有这般雅致?”     姬溪正在埋头沉思,闻言根本就不理姬昀,这倒让姬昀真的有些好奇了,于是拿起姬溪写好的文章,摊开细读。     竹简这东西,铺开面积大,但能写的子却了了,虽然姬溪写的是小楷,可这一卷竹简也只不过有区区二三百字。     姬昀先是感叹姬溪字体的精妙,再而读之:“前日曾尝以夫子所论齐景公、伯夷、齐叔之说,断命以祛俗惑,至今叹服,不能弥忘。允其所见,推其所为,勿怠勿画,益著益察,日跻于纯一之地是所望于君子,夷齐未足言也。此天所以予我者,非由外烁我也。思则得之,得此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同此之谓同德,异此之谓异端。”     不足两百字,姬昀却读了足足一刻钟,继而,小心翼翼的卷起放下,复又拿起第二卷,又一刻钟,第三卷,直至第五卷,再想从岸上拿却发现没了,于是不由自主的站到姬溪的身后,姬溪写一字,他看一字。     良久,此卷写完,姬溪搁笔,姬昀赶紧拿起竹简,小心的吹干墨迹,然后再次细读。     姬溪笑问:“此文章如何?”     姬昀叹道:“字字枢机,洪钟大吕,不外如是。大哥,这文章是你所写?”     姬溪眼一立,不爽的问:“怎么?不像?”     姬昀说:“小弟只是觉得,大哥今年不过二十岁,应该不会有这么深的底蕴。”     姬昀的这个疑问,宛若一桶冰水当头浇下,是啊,这文章里面的思想太过深奥,非历经苍苍者绝难写出,自己才是个二十岁的学子,充其量算个才俊,若说这文章是自己所写,只怕真的不会有人相信。而且,这二十岁还是自己扯的谎,严格的说,这具身体还不满十六岁。     当初姬月问及姬溪年龄的时候,姬溪为了不想让姬月把自己当孩子,便随口扯出了二十岁的慌,毕竟只是虚报了五岁,而且姬溪的神色很是成熟,于是乎,当初的姬月和姬渊理所当然的信了,且从未有过怀疑,姬溪也没有任何更正的想法,久而久之,就连姬溪自己都认为,自己真的就是二十岁,过了年就是二十一。     姬溪仰天长叹,千算万算,没想到年龄竟然成了自己的短板,且还是一个没办法修补的短板。     于是乎,姬溪只能认命似的扯谎说:“为兄年幼时偶遇一高人,虽不知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