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二一章 火车(第1/5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应天府。     永乐十九年的春天,比往年时候来的更晚一些。过了正月十五,又下了一场大雪,随后阴雨绵绵,半个多月都没有出太阳。     寒冷的天气让到处道路结冰,百姓生活受到了极大困扰。     二月初二,这是一年龙抬头的日子。往年每年的这一天,朱棣都会率领文武百官,到皇庄耕地,但是朱瞻基不愿意讲这个虚头,加上初二这一日大雨漂泊,就取消了这一道程序。     对京城赶考的学子们来说,朝廷今年将春闱调整到三月,实在是幸事。     否则的话,在这寒风刺骨,阴雨连绵的二月,在贡院里面连续考试九天,恐怕真要去了半条命。     来自大江南北的举人们从各自的家乡来到应天府,眼前的一切完全颠覆了他们的想象。     朱瞻基对大明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天府就是他的试验田,只有在这里成功了,才会推行全国。     目前来说,除了专利法,水泥,还有银行对全国的影响比较大,因为这些是全国一盘棋。     水泥是因为修路,必须在当地建设水泥厂,这些才会到处设厂。     在其他工业领域,也就水车动力在江南比较普遍,在其他地方只有少数设置。     不过,工业发展带来的推动,其实早就已经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当中。     比如说轴承,原本的马车因为没有轴承,车轴容易磨损,断裂。     但是现在有了轴承,就有了铁轴,有了外面包裹木条的铁轮,载重能力大增。     虽然大部分百姓不知道这是朱瞻基的功劳,但是这种影响已经从各个层面在改变百姓的生活状态,甚至是生活习惯。     但是目前来说,除了应天府和江南,沿海一带,这种变化在内地的影响还不大。     所以那些来自内地的学子们看到犹如一个现代工业城市的应天府,那种震撼犹如一个清朝人到了纽约一般。     这个时候,就有不少学子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所学。     如果说技淫巧就能改变世界,那么儒家学说里面的墨守成规到底是对还是错?     朱瞻基要求在春闱里面加上海外时政和算学,只是让一些人感到不妥。但是,他们没有质疑的资格,因为他身为监国太孙,他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     只有他们这些读人来迁就他,不可能一个未来的帝王会迁就读人。     但是,应天府发生的一切,这些读人越是了解,就越是疑惑,也越是颠覆。     因为这是完全推翻了他们以前一直认为正确的道理。     可是如今这一切堂而皇之地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人人可见,却没有任何人能挑出半点不是。     你说水车是技淫巧,但是水车改善了人们的手工操作,能节省人力,还能造出更多的布。     你说蒸汽机是技淫巧,那应天府的百姓唾沫能把你淹没。整个应天府的百姓,包括那些文武大臣们,国子监教授们都在期待着二月下旬的火车通车。     更别说利用技淫巧造出来的火枪,改变了大明人在草原民族面前的被动。前几年,哪怕大明每次打胜仗,人人心中依旧有忧虑。     那些草原人来无影去无踪,大明每次只能被动挨打。但是现在,就连小孩子都知道,因为有了火枪,那些草原人都屈服了。     没有人再把人数少了十倍以上的草原人看做威胁。     还有那不靠风帆就能航行的蒸汽船,许多沿着长江,运河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可是感受过了这种新船的便利。     不用人力就能航行的船,以后的运河都不需要纤夫了,更多的百姓可以不用服劳役了,这难道不是不世之功?     这些技淫巧都具备着改变世界的力量,又怎么就不重要了?     实际上,这些问题那些大儒也在考虑。     他们比这些学子更清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