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刑部尚书(又是一万二求订阅)(第1/4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顾佐在如今的大明官场是个绝对另类。     首先,他祖籍太康,在朝中并无同乡臂助。     其次,他祖上曾在元朝为官,在如今这个时代属于是黑历史。     然后,他能文能武,武艺高强,在文人心中是个粗人。     最后,他性格方正,被誉为大明包拯,从不结党营私。     被朱棣挂尚书衔后,顾佐有了入内廷办公,议事的权力,但是他每次独处一间小夹室,不是议政不与官员们群坐。得一外号“顾独坐”。     应天府尹虽然位高权重,虽然是京城的父母官,但是实际上属于地方官,而不是京官。只是因为这个位置在京城,又被算进了京官行列。     他当初当上应天府尹,是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但是自他履任以来,其处事能力超卓,操履清白,性格坚毅,从不徇私,反而赢得一片赞誉。     自永乐十年起,他就担任应天府尹,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臣已经没有太多机会插手军务。羽林卫学身为殿下最重视的军校,在那里出来的士兵,最少也能担任中层将领。     他叹了口气说道:“即便你欲从军,也该考上举人,甚至是进士,只有这样,你选择那条路的起点才会更高。如今大明四海靖平,今年陛下御驾亲征你是赶不上了,以后仗越来越少,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从军可以去南洲,去西洲啊,我要去找一个大大的金矿,以后孝敬爹娘。”     顾佐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那你要苦练习武,还要好好学字,羽林卫学也要会认字,要不然,连六分仪都不会用。”     “嗯!”     二儿子顾诞今年十四岁,今年准备进羽林卫学的中级班。他学文没甚天分,受了太孙下西洋的影响,整天叫着要从军出海,发现新大陆,发现新金矿。     为此他没少挨他母亲的打,儿是自己的心头肉,哪受得了他天天叫着要出海……     不过,顾佐倒是支持他的想法,既然学文没有天分,那就好好习武报国。     看向了小儿子顾谦,他年岁还小,看到爹爹望向了自己,他弱弱地问道:“爹爹,去了宫中有好吃的点心吗?”     顾佐忍不住笑了起来,点了点头说道:“去了要懂礼,拜见了殿下,殿下让你吃,你再吃。”     顾谦今年磕头的了不少压岁钱,这几日被母亲教着学了一些礼节。忍不住问道:“跟殿下磕头有压岁钱吗?”     顾诞忍不住笑骂道:“小财迷,掉进钱眼里去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进了承天门,从皇城夹道,绕到了东华门处。     他们的马车是不能进宫的,在东华门瓮城下车。男人们由太监验查。女眷则由宫女验查,不仅铁器不能携带,就连文字信件也不能携带。     一家人稍微有些不习惯,但是这个时候的注意力全部都被隐约的皇宫给吸引住了。     经过夹带检查,刚准备进门,后面又来了两辆马车。     一个骑马的武将高声喊道:“顾父母,但请留步。”     顾佐是应天府的父母官,一般都被百姓称作顾父母。他认出了来人是东城兵马司的指挥使袁宜。     袁宜是袁洪的次子,但是与喜欢惹事,仇家遍地的哥哥袁容不同,他在京中可谓是华殿,一大片建筑,顾佐也不知道那一片是文华殿。     右手靠着皇城根是一片新房子,就是最近几年才出名的咨情司。沿着咨情司院落的门口向北,经过了一片空地,就能看到一大片连绵不绝的宫殿群。     “那里就是殿下的兴庆宫,原本是太祖给自己建的放宝物的宫殿,现在是殿下住,除此之外,连永福宫都归了殿下在用。”     他压低了声音说道:“兴庆宫的规制,可是文华殿的三个大小……”     顾佐很早就知道太孙在皇宫内更受皇上宠爱和重视,但是见到兴庆宫跟文华殿的差距,才能让人又确切的感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