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新生活(第2/6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这种折损率虽然有点高,但是在这个时代,再正常不过。     原名秋月的陈良媛,她的孩子也染上了天花,幸运的是抗了过来,不过却变成了一个小麻子。     除了孩子,他的妃子也去了两个。     一个是被封为昭训的谢氏,是一个林黛玉式的女人,给朱瞻基生了一个孩子,本来是她人生的希望,却染病夭折。     她受不了这个打击,没过两天,就在自己的拔步床上,悬梁自尽。     另一个被封为奉仪的袁氏,却是因为染病,没有抗过去。     让朱瞻基惭愧的是,他对这两个女人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了。     谢氏因为帮他生了一个孩子,印象还深一点,袁氏在他心中根本都记不清长什么样子了。     这两人的离开并没有影响到亲人相聚的高兴心情,当天晚上的兴庆宫里,张灯结彩,欢聚一堂。     一直到了亥时,朱棣才意犹未尽地主动结束了跟朱瞻基的畅谈。“基儿今日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大朝会,基儿也要参加,向文武百官讲述此行收获。”     “孙儿晓得,已经让解师替我写了策论,明日朝会怕是还不够……”     朱棣哈哈笑道:“南洲如今成为了一块大肥肉,想把那里分配下去,年前怕是还完不成。历年各衙门都是二十左右封印,今年文武百官知道基儿十七才回来,主动调到二十八才封印。除了二十三过小年那一天,其他时间工作,就是为了南洲的土地分配。”     朱瞻基笑着说道:“明日怕是还谈不到这些,明日下朝,孙儿再跟皇爷爷好好沟通一番。”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带着昭懿贵妃和一众内侍离去。     而朱高炽这个时候已经有些撑不住了,打了一个呵欠说道:“为父有些困乏,也先去休息了。不过基儿在做计划的时候,不要忘了彭城伯一家,还有那些文官势力。没有他们的配合,以后这些地方的管理,会是大问题。”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孩儿晓得了。”     他们虽然离去,但是朱瞻基也没有松懈下来。一路上,他听沐昕和张辅他们介绍的大明情况,都是宏观上的,许多细节问题,包括幕后的原因,还需要多听听金阔和咨情司孙林的汇报。     还有锦衣卫的案卷,这些才能让朱瞻基细致了解自己不在的这三年,大明具体的发展脉络。     孙娴这个时候来到了朱瞻基的面前,轻声问道:“殿下今日在何处休息?”     朱瞻基摇了摇头,看了一眼胡善祥和蓝烟,叹道:“刚回宫中,事务繁忙。你们都先休息吧,我现在要去找金太监和孙少监说话。”     欠了三年的债,可不是那么容易还清的啊!     ……     ……     沿着大江一路逆行,虽然顺风,但是船队每个小时的速度也不过刚过十里,比在海上要慢了许多。     卡尔索利他们乘坐的海军战舰一路缓缓而行,越向西走,越能感觉到大明的繁华。     江边的水车越来越多,并且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矗立在江边。这个时候,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些不是水车,而是大明的工厂区。     这里的人们通过水车的动力,不仅能够舂米磨面,还能通过水车进行纺织和缫丝,据说大明的棉布,丝绸,都是用这种水车加工出来的。     还有火枪和火炮,也是用水车加工出来的,不过没有人知道到底是怎么加工的。     如此大片的工厂,还没有抵达应天府,大明的繁荣已经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卡尔索利的眼中,大明唯一比不上罗马的就是这里低矮的房子了。罗马到处已经有两层,三层,甚至是五六层的建筑,但是大明这里大部分都是一层的房子。     不过,大明这方面越差,对他这个建筑学家来说,能够发挥能力的地方就越大。     特别是在大明如今有了神奇的水泥的时候,这些土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