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千里连舸断龙背(第4/5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郭副使也不会给我们机会犹疑的,昨夜他能以五百人杀了昌豨并了七千东莞兵,明日便能杀了我们中任意一位……事到如今,并无犹疑之所在!”

    臧霸心中动摇,便不禁再度看向了郭嘉。

    郭嘉见状也不客气,而是直接扶剑起身:“臧府君,我一直想与你说一句私人的言语。”

    “请讲。”

    “你这个人讲义气,守信诺,所以才能够成为琅琊共主,所以才能在乱世中立足至今。但义气这个东西,是随着天下大局不停变动的。”郭奉孝恳切相对。“今日之义气拿到往日未必有用,往日的义气到了今日反而说不定是祸害。”

    “愿闻其详。”臧霸也严肃起来。

    “譬如,天下昏乱的时候,官府之中和所谓正经世道之中,其实并没有道理可言,这个时候你上山为寇,聚众保安,让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能活下来,这便是天下最大的义气!”郭嘉侃侃一堆。“而等到董卓祸国,天下群雄四起,一时割据者四十有余,堪称无处不争、无处不占,而手中有兵马的贼首、将领,反复无常,今日归左,明日属右,今日兴起,明日消亡,这个时候,以足下拥兵数万的立场来说,能够守信重诺,不负上下前后,这就是乱世最贵重的东西,也是你立足至此的又一根本!”

    堂中众人大多颔首。

    “但是,如今天下大势又有所不同了。”郭嘉转身离开位中,扶剑来到堂中,继续扬声言道。“或者说,天下的局势其实已经很明朗了,那就是我家燕公并吞天下的气势已经不可阻挡,而中原诸侯也多有整合之意……一句话,以前的时候,天下人想的是如何在乱中求安,而这个时候天下人想的是如何从乱到治;以前的大义在于定一方平安,今日的大义在于合天下一统;以前诸般法度、人情、道理,若是不能与安定一方相合,便是悖逆的假道理;而如今也一样,若是有人自恃诸般人情、道理、义气,却不能与重定天下相合,那无论此人德行如何,才具如何,也只是一个悖逆之人罢了!臧府君,今日你可以助河北向南,也可以助中原向北,这些都只是立场而已,无论如何我都不怪你,但你若自恃捏住南北要害,按兵不动,心存观望,那无论将来如何,足下都注定只是一个悖逆天下的小人逆贼而已!辛苦半生,难道要名节俱丧于一朝吗?”

    言罢,郭嘉直接背对臧霸,面朝大堂门外方向负手而立,静待答复,而堂中却早已经寂静无声,便是徐庶也屡屡张口,屡屡无言以对。

    就这样,等了不知道多久,臧霸方才缓缓起身离开座位,以避席之礼,朝着身前背对自己的郭嘉俯首大礼以对:“今日承蒙郭副使点拨,方才豁然开朗!我意已决,即刻尽开府库,大赏三军,然后合全军向东海,以助燕公重定天下!”

    左右诸将不敢怠慢,纷纷肃然起立称是,倒是徐庶,颇显尴尬,勉强起身,却不知道该向谁说话了。

    臧霸毕竟是青徐地区一等一的名将,其人既然下定决心,便出兵神速,八月廿二日被郭嘉说服,八月廿三日便誓师祭旗,赏赐全军,八月廿五日全军就已经越过沂水向南进发。

    等到八月廿八日,前锋孙观来到郯城与开阳中间唯一一座城池即丘后,却是趁着徐州兵马猝不及防,直接攻下,算是师出大吉。

    等到九月初一,以丹阳为后勤大本营,以沂水为补给线的琅琊大军便轻易来到郯城,将周瑜和他匆匆聚集起来的一万兵马团团围在城中。

    对此,周公瑾闭门不出,严防死守。

    但九月初三日,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周公瑾手中的真正精锐,也就是那一万余素来在海上作战,理论上此时应该屯在朐县(后世连云港)以备青州水军的徐州水军,居然以不可思议的姿态出现在了沂水之上!

    徐州水军耀武扬威,数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