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鸟飞似得林(第3/4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田丰登时觉得胸中一滞,中军帐中也一时沉闷。     然而,董昭却难得发火,居然看都不看田丰,继续凛然而言:“至于沮公与其人,冀州名士,少怀大志,才智过人,河北几乎人尽皆知,但其人因为看不起君侯边郡出身,又自恃才能,以为凭自己一人之力便可颠倒乾坤,逆势而为,以至于遇人不淑,得此结果,也只能说求仁得仁罢了。妄自为他开脱,看似是为他有所鸣,其实反而是毁了其人唯一可值之物……要在下来说,这种敌国豪杰,正该杀之全其德,覆之挽其志才对!若是过于推崇,那敢问诸君,又将纷纷为天下太平而死者,置于何处?!”     中军帐中愈发沉寂,田丰也终于黯然。     其实,在座的都是天下顶级的聪明人,不用说什么别的,甚至不用董昭再将袁绍数日前便已把继室刘夫人与幼子袁尚送往五鹿城的事情说出来,田丰等人心里也明白……说白了,袁绍此时既然东走,那不管他是不是自己骗自己说要去对付审配,但事实上却是毫无疑问在逃避公孙珣的重兵和魏郡这个包围圈,而既然是逃窜,那他留在这里一个儿子又有什么用呢?难道不是在潜意识中已经有所取舍了吗?     唯独其人居然舍弃了一个儿子,而且貌似是嫡长子,以嫡长子在儒家观念中的特殊地位,不免让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罢了。     而沮授,身为一个儒家士大夫,之所以无法再反抗袁绍,也正是这个原因——嫡长子都交给你沮授了,嫡长子都放在邺城与城池共存亡了,还想怎么样?     再坚持下去,便是对袁绍这个主君的人格侮辱了,更是在否定传统的儒家价值观,一个臣子,一个乱世中的私臣,便是让你送死,有一个主君的继承人为你陪葬,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死呢?     这是这个时代下一个无解的伦理捆缚,哪怕是用最赤裸裸的利益权谋来解释,也是无解的——父子一体,故父以子代,君臣尊卑,故臣为君死!     “且不说此事了。”公孙珣跟着想了一圈,半日没说话,却又连连摇头。“事已至此,我觉得可以等袁绍主力部队东进到广宗城下,再全力发兵,以免他复又停下,折身回营,诸位以为如何?”     诸军师相顾无言,因为这本就是之前所议。     “那便如此好了。”公孙珣抬手示意。“诸位各回本职,务必安抚军中将佐,让他们安心等候,准备在此过年,年后再论兵事……诸君,今时不同往日,袁本初看似是攻,其实是逃;看似气势仍在,其实内心已怯,咱们把大局交给审正南,待其人耗掉袁本初这最后一口气,便发全军了结河北大局!”     众人原本就被这番突如其来的争执弄的有些不安,此时闻言,却是如释重负,然后便准备各自离去。     “元皓去稍微看顾一下公祧,稍作提醒,以免将来一时反应过来,其人多有难承之处。”待众人起身,公孙珣复又随口吩咐道。“子伯、义公留下……我有别的事情要说。”     众人只是稍微一顿,便各自依言走开。     “君侯,敢问何事?”待众人一走,娄圭与韩当便当即拱手相询。     “并无他事。”公孙珣认真相对。“只是刚才说到袁绍以袁谭为托付,让沮授再无阻拦余地,我却是想到了昌平那里……我是不是忘了告诉你们,年关时子衡将至此处?”     娄圭与韩当各自一怔。     但很快,率先反应过来的娄圭便问到了一个关键:“子衡至此,定公子和夫人将何往?莫非是往长安吗?又或是辽东?”     公孙珣立即点头:“我本意是想让他们母子往辽东一行,但夫人有信函至此,说是她自往辽东探视我岳父一家即可,几个孩子却未必,她有意让家中其他人全都往长安家母那里,唯独阿定却是望我能亲自教导一二,所以让他随行子衡至此……”     “那君侯的意思是什么?”娄圭愈发谨慎。     “原本我对此并不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