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平城逢候骑(第3/4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娄圭以下,也无一人疑虑。     真的没有一个人会怀疑平城这里能发生什么战事,甚至在辛苦行军了大半日以后,所有人都在想着学魏越那般找借口趁早入城休息。     实际上,作为公孙珣十年前屯驻的地点,作为五原移民安置的地方,作为军中不少军官、义从出身之地,作为距离代郡最近也最通畅的一座并州大城,作为安利号通往并州的第一节点,甚至说作为公孙珣举行婚礼的地方……这里要是还有人敢对着两万幽州精锐部队亮刀子,那公孙珣干脆不要吞什么并州打什么天下了,回昌平抱孩子吧!     然而,惊喜处处皆有。     “下吏,云中郡太守赵平拜见卫将军!”平城东门处,表情怪异的先锋魏越身后,一名挂着青绶银印的两千石大员越众而出,抢在了平城父老、官吏、故人的身前,居然当众跪在了地上,对着公孙珣大礼参拜请罪。“闻得君侯在常山发檄文会盟讨董,本欲亲身前往,却不料道路艰难,反而在此处相见。”     在中军不少人呆滞的目光中,同样有些恍惚的公孙珣下得马来,却是也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半晌,公孙珣才有些回过味来:“赵平……你何时做的云中太守?”     “不足一载!”赵平跪在地上,恭谨而答。     “不足一载,也就是快一年了。”公孙珣恍然而叹。“你是在我出兵征伐关中的时候自请外放的,对否?”     “正是!”赵平依旧恭谨。“不瞒君侯,当日朝中混乱,我曾求教于清河族叔,而正是按照清河族叔的吩咐,自请出镇边关……这样既是避祸,也是为国效力……孰料,这一走洛中却是天翻地覆,云中周围也是大乱。后来听到君侯与清河族叔在常山会盟,便立即动身,准备赶去,却因为匈奴作乱,隔绝了大河东侧交通,因此费了好大力气才走到此处。不过,天幸君侯出兵神速,居然在此相逢。”     话里面值得吐槽的事情太多,公孙珣一时半会居然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我能否问赵太守一件事情。”就在这时,娄圭好向前,打破了尴尬的沉默。     “子伯先生请问。”赵平依旧不起身,居然就在地上直接转向了娄子伯。     “你说匈奴作乱隔绝大河东侧交通,那你又是如何从云中来到平城的呢?”娄圭正色相询。     公孙珣闻言也是脸色一黑。     “不瞒子伯先生。”赵平瞥了一眼公孙珣,便赶紧解释。“我是向西到五原,然后南下两渡黄河,走武州再北上至此……换言之,我是从西面匈奴王庭眼皮子底下,绕过定襄来到雁门的。”言至此处,见到娄子伯依旧疑虑,赵平复又正色言道。“我随身携带云中太守官印,沿途行径多有人认识,做不得假。”     “非是疑你,只是我实在不懂,赵太守为何如此不避辛苦,非要去常山会盟呢?”娄圭也是无语。“你难道不知道,自己必然是赶不及的吗?而且既然匈奴作乱,你居然敢从西河匈奴王庭那边偷偷绕道……如此危险,这、这又是何必呢?”     “子伯先生啊!”大概是想到了此番行程的艰难,赵平闻言居然一时涕泪交加,当场哭泣了出来。“我何尝愿意如此辛苦,如此冒险?但如今天下乱成这个样子,我若不能寻得君侯,又如何能真的寻一个安稳之所?”     此言一出,城前不少人倒是微微动容。     而言至此处,赵平也跪地朝着身前众人拱手继续言道:“今日城前多有赵国故人,诸位可知道,我这八九年间,自赵王郎中令而起,出入朝中,九卿、郡守多有履任,但细细想来,过得最安稳的日子竟然是与诸位一起在赵国那段时候……在洛中,人人视我等为仇眦;而到了地方,却是盗匪、异族,连续不断;更有甚者,此番洛中出事以后,地方豪族、郡中属吏居然也都不再妥当……所谓人人如虎狼,个个怀异心……我妻妾八九人,子女十余个,数年间,或病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