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关东起群雄(下)(第3/5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太尉府的兵曹掾,关中平叛后也只加了千石的加秩,却还是做他的兵曹掾,而大人先任太尉,后自任相国,他便一直都是你的属吏。”     “哎呀,这是我的错。”反正周围也没别人,董卓倒是干脆认错。“贾文和是咱们西州乡人,还兼通文武,我只顾得给那些士人升官,给属下士卒赏赐,却居然忘了他这个兼通文武的之人……这样好了,你去告诉他,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办,办完后我以此为功劳,给他安排个两千石的兼领职务,而将来若有佳策,让他尽管直说!”     李儒当即应声,然后便退出堂去……然而,临到此时其人才想起来,自己本是犹疑于贾文和数月皆无所言,此时忽然献策,未免让人疑虑,这才没有第一时间献上此策的。     不过,转念再一想,如今这洛中,士人不可信,武夫皆无智,若是同为凉州人的贾诩都不能信,还有人什么可以信呢?     而且再说了,这个计策确实是一个应对出色的法子吧?     一念至此,李儒倒也懒得多想了,便径直去寻贾诩商量吕布、徐荣、张辽三人的封赏去了。     时日匆匆,到了七月中旬的时候,形势变得愈发明显,除了公孙珣摆明车马的会盟外,中原一代本就赶不上常山会盟的诸侯也纷纷向袁绍输诚,表达了对在黄河以南再立一盟讨董的认可。     而考虑到公孙珣本就设置的一月期限和常山这个会盟地点,几乎可以想象,他本来就是是真对河北发起的会盟,这样的话,两股巨大的讨董势力很可能会根据地域形成两个暂时‘同盟’而又‘对立’的阵营。     然而,檄文和邀请传到了徐州之时,又有人出幺蛾子了。     没错,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向来不甘居于人后,这个实际上只能稳住州中两个郡地盘的老头子既不想响应首倡义兵的公孙珣,也不想响应距离他更近一些的袁绍,偏偏眼看着天下士人都要相应讨董,不参加自己不能立住脚……于是,老头子很有创意的自己组建了一个会盟!     当然了,陶谦自知自己威望不足,所以遥尊远在洛阳的朱儁朱公伟为车骑将军,并拉拢了扬州几个郡……用他的话说,河北有公孙珣,关东有袁本初,徐杨也要有自己的联盟!     更有趣的是,这个联盟还未得到任何相应,也就是刚刚往徐杨诸侯发完文以后,陶谦居然就第一个往洛阳出兵了!     要知道,连月淫雨后,此时河北、中原多有大水,道路艰难,可人家陶恭祖还就是准备妥当立即出兵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公孙珣还有袁绍,真该找根绳子把自己吊死的!     那么出兵去寻‘盟主’朱儁的将领是谁呢?     答案是之前募兵回来,正好停在下邳的刘备刘玄德,其人自告奋勇,不避艰险,主动求往,而陶谦大喜之余也即刻上疏表奏其为骑都尉。     那么,刘备领了多少兵马呢?     答案是三千丹阳募兵……正是之前刘备自己奉命募来的那三千兵,这三千人,由徐州供给后勤,直接就出发往洛阳而去了。     临走之前,广陵陈登,东海糜竺,彭城张昭感其忠勇,纷纷来送。甚至于广陵太守张超,由于是张邈之弟,所以一开始便准备响应曹操,可却依旧壮刘玄德志气,派遣了郡吏吕岱,引甲士五十相从。     但是,最早出兵的人还不是刘备,因为就在前一日,远在荆南的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在接到一封船马相连,疾速送达的信后,却是直接慨然出兵。其人不顾千里迢迢,居然扔下长沙不管,引兵数千,倾巢而出,一路向北。而荆南豪杰多有相从,甚至有武陵黄盖这种举了孝廉的地方豪族,捐家相从!     董卓擅行废立,鸩杀太后,国家瞬间动摇,然而当此时,何止是公孙珣与袁绍这种大人物意欲有所为?天下又何止是他们二人与董卓的舞台?     曹孟德弃官而走,扔下妻子,孤身出洛,一路上被一个亭长抓到,差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