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三十三章 又一次宫变(第1/2页)  隐龙惊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沂率神策卫和苏定方麾下十万大军南下。     离开前,李沂违令了。     他终究不舍得、不忍心。     所以,在离开扶余城前,向北派出了一支五千人骑兵。     他不止一次违令。     另一次违令,是在辽东城。     苏定方的军令,是在辽东城留下三万守军。     李沂留了五万。     不为别的,只为心安。     不关对错,只求心安。     李沂从没有象现在这么希望苏定方能活着回来的,也从没有象现在这般尊敬苏定方。     所以,他宁可违令,也要违令。     ……。     大军至辽东城时,已经急行军七天。     严冬之时,高强度的行军,令大军非战减员迅速上升。     只是担心长安局势危急,李沂只能先率神策卫离开辽东城,令苏定方部的十万大军尾随南下。     数千里的急行军,就算神策卫这样彪悍的精锐,也做不到无人掉队。     李沂却不能等。     因为大唐不能等。     所以,他一路整编,至长安城外时,八万神策卫仅剩六万人。     如果有人沿直道北上,便会发现直道边上,皆是脱力而瘫倒在地的将士和战马。     可李沂没有想到,就算如此,他还是没有来得及赶上长安城中,准确地,是宫城中的变局。     李靖、李勣闻讯,亲出春明门,迎候回师大军。     房玄龄赶到卫国公府,才得知李靖去了春明门。     于是来不及喘气,再转春明门而去。     ……。     天色已暗。     皇宫中已经安静下来。     相对于现在的长安城。     宫中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此时已是严冬,宫城内的风似乎比城外更大、更冷。     路过的宫女、太监们都不堪冰冷刺骨,抬手以袖遮脸。     甘露殿。     温暖如春。     李沐在闭目思考。     常绿云轻轻地为他捏肩。     袁仁国低头垂眼,侍立在殿门处。     “朱邪克勒,这又是一个变数啊。”李沐轻叹道,“不过有李大亮加上李师,想必突厥要突破姑臧城,不花个两三个月,不死上十万八万人,是无法得逞的。传朕口谕,向凉州再派五万新兵,一应粮草军械补给不得延误。”     “是。”袁仁国应道,随后将头伸出殿外,向侍立的太监交待着。     相比吐蕃,李沐更忌惮突厥。     倒不是忌惮朱邪克勒,而是忌惮这些年从大唐输出的军械。     “养虎为患啊。”李沐自责道,虽然形势危急,但李沐并不后悔。     有变数是常理,如何应变才是李沐需要考虑的。     既然凉州暂时安全,李沐的心思便开始南移。     西南战局,在僵持了一个半月之后,有了变化。     这变化来自于民间的抵抗。     做为叛乱发起者的李慎、尉迟恭、周道务,如今自身难保。     之后又得知李恪临阵倒戈,击杀尉迟恭,李沐很是松了口气。     如今西南真正的威胁,来自于党项和吐蕃联军。     李沐睁眼看向御案上的地图,大散关,易守难攻,但也不适合决战。     敌人很难挥师东进,唐军也同样无法出关反击。     双方都在拼消耗,消耗物资、消耗生命。     这是个僵局。     除非凉州那边战局有进展,可调兵伏俟城突入吐蕃,另辟战场。     否则李沐无法破局。     唯一的希望,只有一个,就是李道宗和文成能否成功。     李沐叹息起来,他心中依旧有着深深地内疚。     让一个女子担负起改变战局的使命,李沐觉得有些不堪。     自己甚至没有见过她。李沐甩甩头,为自己的无耻感到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