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三章 围城(四)(第1/2页)  隐龙惊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沐无奈道“既然二位国公执意攻城,那孤就不阻拦了。这样,鄂国公移驻通化门,宿国公移驻延兴门,孤依旧驻春明门,何时开战,如何开战,都由二位国公自行决定。二位意下如何?”     李沐这是大放权了。     这意思等于是兵分三路,自由攻击。     既然你们想攻城,那就让你们攻呗。     尉迟恭、程咬金互视一眼,拱手道“我等遵命。”     ……。     这天夜里,常绿云带郑观音、杨氏从春明门城楼而下,被接入李沐军营。     李沐请安、抚慰自是勿须赘述。     次日一早,东宫卫发现郑观音、杨氏等人失踪,禀报给李承乾。     李承乾大怒,派人将嗣王府一应人等全部下狱拷问,并派东宫卫查王府。     发现了秘道。     由此展开了全城大捕,长安城混乱了一整天,一无所获。     李承乾急怒之下,下令中止与李沐的谈判,但被长孙无忌所阻。     “陛下万万不可,如果此时中止谈判,李沐会因郑观音等人出逃,而无后顾之忧,如此攻势会更激烈。况且就算郑观音等人出逃,对长安城防卫并无任何削弱之处。臣以为,可继续派人前往城外与李沐交涉,谴责他同时责令他履行承诺。”     李承乾道“可朕咽不下这口气,李沐明里谈判,暗中却支使郑观音等人出逃,岂不是视朕若三岁孩童。”     长孙无忌道“今日遍全城,一无所获,想必郑观音等人已经逃出城外。此事与东城三门守将脱了不干系,臣恳请陛下严查,同时撤换三门守将。”     李承乾点头道“太尉所言极是,此事由你严查,至于撤换三门守将……也由你安排便是。不过切不可纠枉太甚。”     李承乾的犹豫是有道理的,敌军兵临城下,大战在即,如果因此而令人心惶惶,那可就成大麻烦了。     长孙无忌道“臣一定心行事。”     ……。     回到太尉府,长孙无忌传召李安俨。     “李将军做的好事!”长孙无忌厉声喝斥道。     李安俨心中一惊,躬身道“末将不知太尉此言何意?”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道“将军莫非当老夫是傻子?协助郑观音等人出逃,除了你还有谁?”     李安俨大惊,“末将不知道太尉在什么?太尉指认末将放跑钦犯,可有证据?”     长孙无忌阴狠地瞪着李安俨道“若有证据,岂容你在此狡辩?”     李安俨虽然心中惊惧,可也不是笨人,长孙无忌当面承认没有证据,这就很奇怪了。     况且,只要长孙无忌当着李承乾的面,咬定他是李沐内应,就算没有证据,依李承乾的心性,照样会拿自己下狱,何须长孙无忌现在指责?     李安俨沉默不语。     长孙无忌当李安俨不话,竟放缓语气道“老夫今日请将军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突然的变化令李安俨目瞪口呆。     长孙无忌继续道“请将军给吴王殿下带信,经此事之后,吴王应该相信老夫反戈一击的诚意,望吴王别再拖延谈判的时间。”     李安俨惊愕之余,回想起长孙冲一直跟随自己前往城外谈判。     这才恍然猜到长孙无忌的用意,原来他也想反戈一击,扫脱谋反的罪名啊。     李安俨心中大定,长孙无忌既然有反戈之心,那就不可能对自己不利,否则如何向吴王交待?     “太尉之意,让令公子带去便是,何须末将代劳?”     “哎……。”长孙无忌叹道,“老夫与吴王积怨已深,犬子带话岂能取信于吴王?还望将军看在你我同僚一场,又皆忠心于陛下,施以援手。”     李安俨这才应道“既然太尉相托,某今夜与令公子前往吴王军营时,代为转告便是。”     长孙无忌这才笑脸显现道“那就劳烦将军了。”     待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