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一章 荥阳之行(一)(第1/2页)  隐龙惊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隐龙惊唐最新章节!     PS:感谢友“筆落詩成”、“Daphnes”投的月票,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三天后,李沐来到荥阳。     其实此荥阳,已经非彼荥阳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后,设置三川郡,辖荥阳、巩、京等县。     西汉时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辖荥阳、成皋、故市、密县、中牟、新郑、苑陵等县。     西晋时,由河南郡分置荥阳郡,郡治在荥阳。     北周改河南郡为荥州。     而后,隋改荥州为郑州,治所设在成皋(虎牢关)。     大唐建国初,延郑州之名,但辖区已经有很大的变动。     至贞观七年,治所已经迁至管城。     说是荥阳郑氏,可郑氏的祖居,却不在荥阳县,而是在汜水。     站在郑家高耸的祠堂门口,连李沐也感受到那种深沉的年代压迫感。     传说中累数世而屡显,终唐之世而不绝的郑氏。     二千多年的传承,簪缨门第,诗礼传家,渊源流长啊。     “这位小郎,敢问是寻亲访友呢,还是路过呢?”     连一个扛着锄头,裤腿挽过膝盖处的中年汉子,说话都彬彬有礼,这让李沐心中暗暗叹服世家的底蕴。     “哦,我来请见郑氏家主郑之玄。”     “你是京城来的吧?”     “大叔好眼力,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小郎一身的打扮,听小郎一口的京腔,猜出来不难。”     李沐呵呵一笑道:“敢问大叔可否为我指路?”     那汉子跟着笑道:“看小郎粉琢玉饰的,想来该是贵人。也罢,某会你带路就是了。”     “那敢情好,就有劳大叔了。”     见到郑之玄,李沐上前揖身道:“甥儿见过舅舅。”     面容清瘦,留着一撮短须的郑之玄,已过知天命之年。     听李沐称呼自己舅舅,扑瞪着老眼,上下打量起李沐来。     面前之人从未见过,肯定是不认识的。     若换了是寻常之人,恐怕早使唤人赶出去了。     可见李沐一身锦衣,身后又跟着几个护卫。     便知非富即贵。     这才有了这般上下打量的举动。     “这位小郎怕是认错了人吧?”     这是郑之玄打量一番后的总结。     “在下李沐,应该不会认错人。”     郑之玄一愣,口中呐呐念道:“李沐!李沐……?”     几声之后,突然想起一事。     “阁下从京城而来?”     “正是。”     “草民拜见摄政王殿……。”     “舅舅不必多礼,我今日微服而来,就是不想让人知道我来过此地,舅舅勿需称呼我为殿下。”     郑之玄这才直起身来,“不知道殿下……呃……。”     “称我沐儿就是。”     “是,殿下……沐儿,快快请进。”     郑之玄忙不迭地将李沐引进家门。     在正堂奉上茶水之后,郑之玄方才问道:“敢问沐儿,隐太子妃如今可好?”     李沐含笑点点头,从常绿云手中取过郑观音的信,递给郑之玄道:“家母甚好,舅舅不必担心,这是她给你的信,看过之后,咱们再谈。”     郑之玄双手接过信,打开了仔细一看。     脸色渐渐变得通红起来。     李沐不看也知道,郑观音肯定在信中对郑之玄有责备之语。     郑之玄看完后,红着脸道:“还望沐儿见谅,老夫虽然忝为郑氏家主,可一向志不在此。这几年家族事务皆有族侄郑森在操持。隐太子妃信中所言,皇家银行股份之事,老夫也有耳闻,只是不知道此次事关沐儿,所以才……。”     正如李沐所预料的,郑之玄显然是个读读傻了的老头儿。     身为家主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