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边海水一边火焰(第1/2页)  隐龙惊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坚信,这次北伐一定能胜利。     可就在李世民话音刚落,李承乾在长安登基c秦琼自尽c数十大臣被杀百多人下狱的消息传来。     李世民闻听,天旋地转之下,喉咙一甜,喷出了一口血。     随即晕倒在地。     在随军御医的救治下,李世民才悠悠醒来。     他拉着房玄龄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道:“玄龄啊,朕这是做了什么孽,生出了这么个逆子?”     房玄龄劝慰道:“陛下保重身体方为要务,否则江山动荡,非社稷之福啊。”     李世民抽泣道:“朕悔不该不听爱卿劝说,应该早日下令撤兵,也不至于让形势变得如此不堪啊。”     房玄龄心中暗叹,可还是劝道:“如今撤兵也不晚,我军主力还在,况且南边李沂的神策卫也是战果硕硕。只要陛下率军返京,一切都能挽回。”     李世民摇摇头道:“可如今逆子在长安称帝,军粮怕是不会运了,大军缺粮该如何应对?”     房玄龄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想了想道:“如今之计,只能杀马就食,让大军饱餐一顿之后撤兵,只要回到大唐境内,终归是有办法的。”     李世民听出了房玄龄的言外之意,房玄龄话的办法,无非是挤压百姓,充作军粮。     可如今怕是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次日,李世民下旨,全军南撤。     同时向李沂传达了撤军的命令。     贞观十五年八月,李世民第一次亲征高句丽至此划上了句号。     好在高句丽人没有追击,只是占领了辽城。     至此,北路唐军的所有战果被全部吞噬,边境回到了开战之前。     所谓屋漏偏遇连夜雨,不过如此。     李世民率军撤回到平州之后,刚松了口气。     就从当地官府得知,官府所有余粮被焚毁。     这消息让李世民第二次吐血,终于一病不起。     就算是沿路掠夺百姓,最多只能维持大军保命的口粮。     这样的军队,就算到了长安,如何平乱?     这天,房玄龄率一众官员来到李世民病床前。     “陛下,臣有一策,可使得大军起死回生,同时平叛易如反掌。”     这是李世民近些天听到的最动听的话了,他急喘着问道:“爱卿快讲,是何良策?”     房玄龄看了一眼李勣等人,回答道:“如今大军所需之粮不是沿途百姓能供应得了的,臣观大唐各州,只有江南才有如此数量的粮食。”     说到此处,房玄龄停了下来,李世民对李沐的怨恨已久,平日里谁也不敢在李世民面前提李沐的名字,甚至连杭州都得避讳。     房玄龄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他知道,李世民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     果然,李世民一听,便重新躺了下来,闭上了眼睛。     谁也不知道李世民在想什么,只能静静地等待着。     许久,在所有人都以为李世民睡着了,正准备悄悄退出的时候。     李世民突然出声了,他幽幽说道:“玄龄啊,难道你不知道向他救援,无疑于饮鸠止渴吗?逆子谋反要的是朕的江山,而他不仅仅是要朕的江山,还要朕的命啊。”     房玄龄等人不敢接话。     “可朕已经没有选择了对吗?”李世民怪异的声调让房玄龄眼泪涌出。     房玄龄泣道:“陛下如果心中不愿,臣等再想别的办法就是了。”     李世民又沉默了很久,才道:“如果他肯出兵,与宋州c扬州尉迟恭c程知节八万大军合兵一处,平叛长安的兵力就够了,对吗?”     房玄龄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     “传朕的旨意,封李沐为招讨使,辖宋州c杨州之兵,北上平叛。”     众人躬身应道:“陛下圣明。”     房玄龄道:“臣愿意替陛下前往杭州,劝说李沐运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