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央谷地(一)(第2/3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余地。这次,其实我们有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契机了,那就是澳洲开拓队队长王炎请求给他增拨人手,发展地方经济。似乎是为了加强说服力,他在信件和报告中都指出咱们南锥地区在过去的很多年内,通过南太平洋移民航线,将大量的澳洲本地人口运到了智利南部定居,他将这种行为成为‘吸血’,认为其极大抑制了澳洲开拓队辖区的发展,因此现在看我们南锥地区发展得也不错了,就想要我们能够‘还’一部分人口回去,以便让他们那里能够慢慢起来。”     “这件事,其实是可以和阿劳坎人一并解决的。”茅德胜吐出了一个烟圈,说道:“阿劳坎人既然留在我们这里不怎么合适,那么干脆全部打包送走,送他们去澳洲拓荒。我们也不要澳洲出什么钱了,甚至还给每个人一些农具、种子、衣物和些许日用品,让他们在到了澳洲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后能够日子不那么难过。事情这样解决,基本上已经可以成为仁至义尽了,小刘,你怎么看?这事情如此解决靠谱不?”     话说虽然南智利地区行署今年刚刚被转入政府编制,但由于南铁公司和政务院、执委会之间错杂复杂的关系,因此至少就目前阶段而言,南锥两洋铁路附近及东南太平洋沿岸一带的定居乡镇,基本上都要接受政务院和南铁公司的双重领导,因此这才有了茅德胜刚才向刘建国询问的事情,因为南铁公司总裁茅某人本身也是刘建国的直属上级。     “这事难说。”刘建国皱了皱眉,思考着说道:“阿劳坎人有些不同,他们生性热爱自由、凶悍难制,西班牙人曾经抓他们去银矿做工,但反抗激烈,双方之间爆发了绵延至今的争斗与厮杀。这个其实早年我们与西班牙王国交恶时就已经知晓了,当时我们的船只还资助过丰谷岛左近的阿劳坎人抵抗力量武器呢,老维森特的游击队也是那个时候崭露头角的。这样的原住民,说实话并不比特维尔切人要好对付,即便我们有着为数不少的阿劳坎人帮忙说项(多出身自原阿劳坎尼亚王国),但效果如何很难说,我反正不是很乐观。”     刘建国刚才提到了一些投靠东岸人的阿劳坎原住民,其实都是原阿劳坎尼亚王国的官员。在这个东岸人一手扶持的土人国家(当时是为了给西班牙人添堵),在南铁公司的主导下被强行并入华夏东岸共和国之后,其民众(约两三万人)部分被迁移到了巴塔哥尼亚一带,部分被送去了南非,部分被分散打入了本土各县份之中,被送去新华夏岛等地定居的人少之又少,可谓是最受优待的原住民种族了。     如今这些在为东岸利益奔走的阿劳坎裔干部,就是那些留在东岸本土的阿劳坎尼亚王国遗民中的一部分。未来如果由他们出面去与居住在布埃诺河(如今已被改名为黎水河)以南地带的阿劳坎人进行接触、沟通,应当会起相当不错的效果,至少比东岸“侵略者”亲自出面要好很多吧。     当然了,这事也别抱太大的期望就是了。阿劳坎野蛮人若是能靠一张嘴就能说服,那他们也就不会这么多年始终在和西班牙人作对了,这些人,终究是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人群啊,当年西班牙矿场三天两头发生暴动、逃亡事件,就是他们这些阿劳坎人的杰作。因此,刘建国估计,到了最后,大抵还是要做过一场,不然这些阿劳坎人大概是不会屈服的,也不会让出自己的土地的。     “我也觉着这事光靠嘴皮子说是没用的,还是得手底下见真章。阿劳坎人桀骜不驯,我们素来所知,这些年来西班牙巴里奥斯港(即后世蒙特港,如今东岸地图上的柳城港)、奥索尔诺等殖民城镇的居民屡次与阿劳坎人发生冲突,更是直接佐证了这一事实。如今黎水河以南地区尽为我国所得(虽然是租借的……),我们可无法保证自己的面子够大,以至于能让那些愚昧野蛮的阿劳坎人也与我们和平相处,更别提我们还觊觎着他们脚底下丰饶的土地呢,这简直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没有任何和平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