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铁骑突出刀枪鸣(一)(第2/3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董大郎后面下船的第六师师长谢振内心里有些不忿。他是当年在青州起事反清的义军首领谢迁之子,执掌第六师师长宝座不过数年。因为防区在胶东半岛东北面的威海县一带,人口稀少、物产贫瘠,部下人数又多(足有五千之众),因此日子素来过得是紧巴巴的,不能说穷,但在九个仆从军师长里面肯定是处于下游,因此内心之一直隐隐有些看不惯丁济这类商人成色多过军人的家伙。     不过,威海虽然穷,但说起来穷也有穷的好处,那是谢家父子二人始终将军队当做自己最大的本钱,将战功作为自己获取红利乃至官职的最主要手段。因此这些年来一直严格治军,生生将第六师这么一支原本在十大仆从师(二十年前最有战斗力的第一师、第二师尚未裁撤,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尚未设立)排名末流的乱民部队,慢慢带成了一支数次会操均表现出色的一等强军,董大郎部是略胜,丁济部那是远胜,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内心里的些许不满和轻视,自然不会形诸于色,这点城府谢振还是有的。因此,他很快便加入到了董大郎与丁济二人的交谈,然后吩咐副官带人去组织先头部队登岸,他们三人则赴城吃饭喝酒去了。     而在他们走后,最后一个下船的重量级人物则是仆从军第九师(该师防地为黄县)师长牛贵。因为父辈之间的一些龌蹉(明清鼎革之际,时任宁夏总权将军的牛成虎,获悉前明降将董学礼率部叛顺降清,于是杀了他留在宁夏的全家老小),一直与董学礼叔侄二人关系不睦,甚至可以说是恶劣,因此一贯与他各走各路。     第九师全师额兵六千人,是仆从师当兵力最多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该师素来敢打敢拼,屡立战功,在仆从军各师要么缩减兵额、要么干脆裁撤番号的大背景下,该师居然获准增加两千兵额,也是异数了。     该师的封地虽然在黄县,但因为战争需要,第九师这些年来绝大部分时间一直在莱州府、青州府一带作战(如当年趁着山东郯城大地震轻兵疾进攻取昌邑县的是该部),待在老巢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战斗力保持得相当不错,隐隐还在谢振统领的第六师之,说是九大仆从师里排名第一也不为过,因此牛贵傲也是有傲的资本的。     从北方南下入援的仆从军第五师、第六师、第九师,加起来约一万六千人左右,再加本驻守南方的第十师丁济部三千人,这是小两万兵马了。算领头的第七混成营儒尼奥校所部,这妥妥破了两万了,考虑到他们长期食品、军饷供应充足,士气不错,那么在这南方大地,也能算是一股强军了,一旦投入到某个战场的话,肯定能够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乃至彻底改变战场局势。     作为此次搜罗移民军事行动的总指挥,第七混成营营长儒尼奥校目前还在胶州港等船因为移民本次运输季刚刚结束,很多船只急需修理保养,否则无法出航,故此次南下的大部队尚滞留在山东,只有部分先锋抵达了宁波他今年已经年近花甲了,本已接到了陆军部调令,将在今年10月份与第七混成营一起归国(第一混成营将入替来远东驻防),不意却赶了这次行动,算是归国前最后一次捞取荣誉和战功的机会了,因此他本人也十分重视,决定此战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的。为此,即便这会身在胶州,儒尼奥校却也已经潜心研究起了南方局势,并找来了许多部下一起参详、讨论,为大概于夏季六七月份左右发起的这场攻势,做好相应准备。     1680年5月22日,儒尼奥少校带着第七混成营及下江南的大部分抵达定海县。而此时,整个宁波府也已经动员了起来,各县开始大肆征集粮草、物资、役畜,同时民夫也被大量发动了起来,为大军做好后勤服务。     5月23日,南方开拓队队长、南方保安司令马强在鄞县官署内召集儒尼奥及各仆从师师长、后勤及情报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起了下一步的动向。在这次会议,马强提出了将部队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