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7章 拉红线(一更)(2 / 2)

“虽然大杰是念书人明年要去参加秋闱而黄毛大字不识一个但只要两个人其他方面能合得来就行了。”

近现代大文豪胡适先生和他的夫人就是这样的模式。

一辈子却相处融洽所以说每一对夫妻只要能做成夫妻都是缘分的安排自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相处模式。

如果当真如杨永仙和李绣心杨永智和陈金红那样只能说缘分就那么浅没法再继续。

所以该珍惜的时候珍惜该放手的时候放手。

一辈子几十年就这么简单。

听到杨若晴的这番话大孙氏松了口气。

“既然连晴儿你都这么说那我就更高兴啦哈哈”

“现在啊我跟你大舅就盼着明年开春养更多的猪崽子好好的攒些钱等到过个一年半载他们成亲的时候准备一笔丰厚的彩礼让两家都脸上有光。”她又道。

杨若晴欣然一笑。

大杰做了大牛叔家的女婿自己家跟孙家又是这样的关系往后孙家在长坪村是真正的站稳脚跟了。

没人敢排外因为孙家早已跟长坪村融为了一体。

而随着将来老孙头和孙老太百年后归西大孙氏他们是不会再回到孙家沟那个穷乡僻壤去的根早晚往外面迁移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对了晴儿前几****和你大舅去镇上扯过年的衣裳你猜我们遇到谁了!”大孙氏又突然道。

杨若晴一边洗碗边问:“谁啊?”

大孙氏道:“你四叔和小娟。”

杨若晴扯了扯嘴角“这不是很正常嘛没啥稀奇呀。”

大孙氏接着道:“我话还没说完呢我看你四叔在那给小娟扯衣裳都是铺子里最贵的布料扯了好几套就跟不要钱似的。”

“还有啊我还看到他们俩去买了首饰啧啧你这四叔去年这个时候回村来还可怜兮兮的吃饭都没钱。”

“咋这才过了一年就大变样儿了呢?捡到金元宝了吗?”大孙氏问。

孙氏道:“大姐你还别说村里好多人都在说这个事儿都说晴儿四叔今年运气好又赚了好多钱四房又爬起来了。”

杨若晴解释道“四叔啊那是把小娟的最后一件首饰给抵挡了然后自己去做了点小买卖。”

米粮菜籽油挨家挨户收花生大豆然后拿去倒卖。

总而言之四叔这一年来都是在反反复复的做这些倒买倒卖的小本生意从中赚取一些差价。

说到底还是小本买卖。

不过这手里才刚赚了一点钱就买买买终究是不妥的目光也是短浅的。

“我四叔给小娟买那么多东西也不晓得有没有给四婶和孩子们置办点啥。”杨若晴又道。

孙氏摇摇头“昨天菊儿和三丫头几个过来咱家这边耍我问她们娘买年货了没”

“菊儿说没呢也不晓得是孩子不清楚呢还是你四叔故意不管他们。”她道。

杨若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四叔他们的就更是天书天经了”

“咱这些凡夫俗子都看不懂的也就懒得去看了随便他们自己咋折腾吧咱管好自个就行了。”